玄武岩纤维人工湿地的运行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20:23
人工湿地是一种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且兼具景观效应的生态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废水处理领域。填料作为人工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去除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人工湿地填料往往存在比表面积不大、微生物附着性不强、去除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发新型可替代填料,弥补传统人工湿地填料的缺陷,提高系统除污效率是目前人工湿地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re,BF)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生物亲和性好、成本低且无环境危害的高性能无机纤维,目前已作为新型填料应用于SBR、A/O、生物接触氧化等水处理工艺。但是,将玄武岩纤维作为新型填料应用于人工湿地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探讨研究玄武岩纤维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强化系统除污性能的可行性,对于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湿地填料以及拓宽玄武岩纤维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常规基质(砾石)人工湿地系统(CW1)和玄武岩纤维人工湿地系统(CW2)在两种不同污染负荷条件下的除污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污染负荷条件(COD=200mg/L,TN=25mg/L,TP=3mg/L)下,两组湿地对有机物和磷的去除效果在0~60d内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运行时间的...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9090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人工湿地有机物的迁移转化及去除
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分为两类:不溶性有机物和可溶性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沉淀、植物根系拦截、填料区过滤等作用被截留在湿地中,而后被微生物利用或降解;可溶性有机物则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去除。可见,湿地内有机物的去除是物理性截留沉淀和微生物降解作用的综合结果[19],其....
图1-2人工湿地氮的经典迁移转化及去除
污水中的氮以有机氮、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4种形态存在。人工湿地系统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氨气挥发和基质吸附等途径脱氮,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对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70%和20-30%[25],故微生物降解是湿地内最主要的脱氮途径。人工湿地内氮素的经典迁移转化及去除见图....
图2-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装置示意图
湿地装置由有机玻璃圆柱制作而成,装置竖直段直径为15cm,高为60cm。装置底部设置30cm×30cm正方形底座和直径30cm×高5cm挡水槽,起到支撑装置和承接溢流出水的作用。装置竖直段底部中心设置φ10mm排空管,进水口和出水口距离底座的高度分别为2.5cm和55.5cm。整....
图2-2人工湿地挂膜期(a)、运行期(b)的现场图
待湿地植物稳定后,采用静态接种方式挂膜。活性污泥取自南京江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进水口处,取回后先按比例配置混合污水(活性污泥:试验污水=2:1),然后投加到每个湿地装置。每个湿地装置的混合污水控制为4L,从装置顶部加入,液面保持在沙子以上50mm。混合污水在湿地内停留两天后,....
本文编号:4059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590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