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浅谈法学国际赛事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6-08-04 08:03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校法学院学生参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解读,探讨如何通过赛前的技能训练和比赛中对涉外法律实务的真实体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涉外法律文书写作和参与庭审辩论的技能,熟悉国际法律争端解决场所的规则,并能理解和运用各种国际法涉及的渊源解决各类国际法律争端,对促进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 国际模拟法(仲裁)庭 法学教育 涉外法律人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下,法学教育也逐步认识到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如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所强调,“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各高校的法学院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也通过参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来促进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国际模拟法(仲裁)庭比赛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几乎涵盖涉外法律事务的各个方面。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和Willem C. Vis 模拟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Willem C. 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是中国高校参与度最高的两项国际模拟法(仲裁)庭比赛。Jessup在我国著名国际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朱文奇教授的推动下,自2002年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 获胜的中国高校将代表中国赴美国华盛顿参加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回合比赛。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2002以Willem C. Vis 辩论赛为蓝本,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第一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同时,贸仲还赞助冠亚军队分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Willem C. Vis和在香港举行的东方Willem C. 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Willem C. Vis (Ea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MOOT上海”作为Willem C. Vis的季前赛自2011年起也吸引了大量国内高校参与,同时也有部分国内高校自行报名前往奥地利和香港参加Willem C. Vis比赛。
  除了Jessup和Willem C. Vis,我国高校法学院还参与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ICRC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法兰克福国际投资仲裁模拟法庭大赛、普莱斯传媒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航空法模拟法庭比赛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一系列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校法学院学生参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解读,并结合作者指导学生参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经验,探讨如何利用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促进我国高校法学院对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

  一、提供一种沉浸型的外语教学模式

  关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出,一名卓越的涉外法律人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一是必须精通中国的涉外法律、国际法律和世界上主要法系或国家的法律,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法律分析和解决中国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其二是具有广泛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和处理国际事务的高超能力。其三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并且至少能娴熟地运用一门外语。”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精确熟练的运用中国法律知识,但在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参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提供了学生娴熟掌握外语应用能力的一个快速渠道。其沉浸型的外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programe)可以培养我国高校法学院学生运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涉外法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之所以说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相关的教学活动是沉浸型的外语教学模式,首先,所有上述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案件材料都以英文表述, 参赛选手需要能够熟练阅读和准确理解相关英文案卷。其次,比赛中涉及的相关问题都需要运用、引申和发展相关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进行论证。与这些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相关的文献一般都是英文版本,对其的理解和解释都需要良好的英文能力作为支撑。再次,英文诉状和答辩状的写作也极其考验参赛选手的外文功底。学生们通过诉状和答辩状的写作,可以锻炼国际法律文书的写作格式。然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口头辩论阶段的官方语言为英文,参赛学生必须能熟练准确的运用英文与对手及法官或仲裁员交流。最后,在教练对选手进行培训时,也尽量用英文与学生交流,有部分国内高校已经开始聘请外教作为教练,同时也吸引外籍学生的参与。
  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法律英语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全英化的语言环境,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参赛学生的英文水平,尤其是法律英语能力。以作者所在高校参加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学生为例,他们曾获得“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的冠亚军及Best Oralist;获得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二等奖;获得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二等奖。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提升了他们法律英语的应用能力,进而帮助和促使他们毕业后到海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LLM(Master of Law)或JD(Juris Doctor)学位。他们在获得相关海外学位后,大部分进了知名律所或者跨国投行从事涉外法律工作。可以说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系统训练法律研究专业技能

  法律研究能力是涉外法律工作的基础。由于涉外法律工作经常会碰到陌生的法域,在起草、审阅合同,提供法律意见,出具备忘录,做尽职调查,进行谈判或仲裁时,都需要利用到法律研究。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准备过程会广泛涉及国际法理论知识, 需要查找相关国际条约、惯例、一般法律原则、判例、权威学者的论述等来确立正方和反方的观点。而国际条约、惯例、一般法律原则、判例和权威学者的论述涉及的资料相当繁琐和复杂,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所需的法律渊源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法律研究能力很好的途径。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例如Willem C. Vis)可以很好的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法律研究能力。
  在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中,不管是诉状写作还是口头答辩阶段,由于事先法律研究做得不够扎实,很多参赛学生事后才发现对手诉状和陈诉时所坚持的观点没有法律依据却未能在比赛过程予以有利回击。因此,面对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中的法律问题和争议,知道如何去查找相关法律资料,并运用这些法律资料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赛前训练时,要求学生对案子涉及的整个法律领域动向和法律规定进行全面了解,又要针对案子中涉及的具体争端进行法律研究并对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既能够获取正确的概念和大的法律背景,也关注到特殊行业规定。同时,要求学生查找比赛涉及领域的学术论文并进行阅读,因为这些论文中的主流观点会对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有指导意义。通过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备赛阶段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法律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成为参赛学生今后从事涉外法律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专业技能。
  对相关法规和学术论文的查找是法律调研的一项基本功,而法律数据库的运用则为学会这个基本功的必修课。为了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备战,各高校都会极其重视教会参赛学生如何在法律数据库中寻找所需材料。West Law 和Lexisnexis是参加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的两个主要法律资料搜索数据库。当然其它相关的数据库,例如Kluwer Law, 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学生必须学会使用West Law 和Lexisnexis的技巧及如何利用它们快速准确的查找到所需的法条、案例及文章。除了法律数据库,参赛学生也需要学会从相关国际组织的网站等其它方面发掘能给法律研究提供支撑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学生可以学到查询、筛选以及分析涉外法律资料的能力,并逐步学会在此基础上阅读法律资料,梳理问题,使问题明晰化,做到层层剖折,逻辑分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提前锻炼了学生在将来的涉外法律工作中所需的法律资料搜索和分析能力。

  三、锻炼涉外法律实践能力

  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与涉外法律实务的紧密结合,使参赛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在将来的涉外法律工作中尽快融入角色。
  首先,参赛学生通过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可以熟悉国际法律争端的解决方式和规则。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通常适用赞助赛事的国际组织或仲裁机构的规则,例如在2012 年的Willem C. Vis比赛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就被作为比赛中的仲裁规则。参赛选手可以对该国际组织或仲裁机构的文书写作格式要求有一定了解,包括文书的封面设计、目录、缩写索引、事实陈述、论证和注释等。同时,参赛学生亲身体验了国际法庭或仲裁庭开庭时的程序要求、法庭礼仪及法庭用语等庭审规则。
  其次,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参赛学生可以学习涉外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学生通过阅读往届比赛的最佳文书和涉及案例中的真实文书可以学习到涉外法律文书的写作格式和要求。通过模仿最佳文书和真实文书,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学会如何围绕案例中的争论点展开论述并在写作中更好的利用国际法资料。由于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法律文书多以英文为官方语言,参赛学生锻炼了通过法律英语清晰简洁的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会了使自己撰写的涉外法律文书各个部分间具有逻辑关系。同时,参赛学生通过阅读对手的法律文书,尤其是来自英美法系国家参赛队伍的法律文书,可以体会到不同法系之间逻辑思维的差异。参赛学生在比赛期间还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参赛选手、法官、仲裁员、律师及大学教授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让自己撰写的涉外法律文书更具说服力及可易于被来自其他法域的人接受。
  再次,庭辩是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的重要环节也是参赛学生切身感受涉外法律争端解决方式不可或缺的平台。庭辩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法官或者仲裁员在庭辩中会随时打断提问,问题涉及案情、国际法基础知识、判例及相关学说等等。因此,参赛学生在准备庭辩时,一是要熟悉庭辩规则,例如时间的掌控;二是要准备陈诉大纲以便在庭辩中让法官或者仲裁员清晰的了解你的主张和理由;三是尽可能的熟悉案情尤其是那些法官或者仲裁员容易遗忘的细节;四是掌握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法规、判例和学说;五是事先对辩论事项做好笔记,例如准备长短不同的两份陈诉大纲以对付偏好提问或者不爱提问的法庭或仲裁庭。对于母语不是英文的中国参赛学生而言,为了掌握上述技巧,需要长期的训练。同时, 参赛学生通过参与庭辩,也学会了国际法(或仲裁)庭的礼仪,包括着装,姿态,用语等。通过国际模拟法(或仲裁)庭比赛,学生可以获得涉外法律事务争端解决方式庭辩过程的几乎真实的体会,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涉外法律素养,以便将来在涉外法律事务岗位上尽快进入角色。



本文编号:8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