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产青春片的亚文化表征
发布时间:2021-08-29 04:48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不仅投射了层见叠出、迅速更迭的青年亚文化,还部分参与了青年亚文化的构形,而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也为青春片的创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近十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青年亚文化的建构权开始逐渐移交到青年手中。与此同时,随着电影市场整体上的高位运行与观众平均年龄的不断下沉,年轻的“网生代”电影创作人员崛起,将国产青春片发展成为一种瞩目的类型范式。国产青春片与青年亚文化的异形同构关系变得愈发显见,具有流动性、碎片化等特征的青年亚文化,对国产青春片的人物形象、叙事逻辑及文化表达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绪论部分导入了青年亚文化与国产青春片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并提出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综述近些年国内对于青春片的研究成果。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系统地梳理了国产青春片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第二章观照了青春片中带有狂欢化、丧与佛系三种代表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三者感应着晚近的亚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青年群体的“情感结构”;第三章分析了亚文化对青春片叙事的影响,美化的怀旧、游戏化的叙事、跨文本改编与跨媒体叙事是近十年国产青春片叙述亚文化的青春故事的主要策略;第四章阐述了国产...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滚蛋吧!肿瘤君》中熊顿大战行尸走肉的视角
图 4-1:《失恋 33 天》中文章饰演的王小贱代》中,“时代姐妹花”林萧、顾里、南湘、唐登场,以不乏矫揉的青春傻气姿态演唱《友谊地迅速换装变成了大人模样,平凡的林萧、御姐顾自经历着自己的情感挫折与工作上波澜,影片最蹈——则是该片导演与几位主演的大型卖萌现场装嫩之姿不乏批评之声,但这种刻意卖萌的策略栀子花开》中的年轻帅气的乐队成员许诺、安頔芭蕾舞裙反串“四小天鹅”,形成“反差萌”1
图 4-2:《栀子花开》中的男版“四小天鹅”着紧密联系(或者说带有纯正的二次元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同名漫画改编而来百何在《失恋 33 天》《分手合约》《被偷象”的基础之上,加入二次元思维,“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 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1)
[2]“佛系青年”的价值困境及其超越[J]. 第天骄. 北京青年研究. 2018(04)
[3]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文化考察[J]. 艾志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03)
[4]理解赛博空间:从媒介进化论到虚拟生存[J]. 周旭. 学习与实践. 2018(09)
[5]作为文化的“萌”元素:互联网时代中国青春电影的接受美学分析[J]. 孔朝蓬,刘琦. 当代电影. 2018(09)
[6]青春片的时代感与现实感——从电影《后来的我们》说起[J]. 张慧瑜. 电影艺术. 2018(05)
[7]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J]. 张萌.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8)
[8]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电影类型演变[J]. 尹鸿,梁君健. 当代电影. 2018(07)
[9]佛系青年心理透视及其引导策略[J]. 朱美燕.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6)
[10]“佛系青年”与“青年消失论”[J]. 金理. 探索与争鸣. 2018(04)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 赵宜.上海大学 2015
[2]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69941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滚蛋吧!肿瘤君》中熊顿大战行尸走肉的视角
图 4-1:《失恋 33 天》中文章饰演的王小贱代》中,“时代姐妹花”林萧、顾里、南湘、唐登场,以不乏矫揉的青春傻气姿态演唱《友谊地迅速换装变成了大人模样,平凡的林萧、御姐顾自经历着自己的情感挫折与工作上波澜,影片最蹈——则是该片导演与几位主演的大型卖萌现场装嫩之姿不乏批评之声,但这种刻意卖萌的策略栀子花开》中的年轻帅气的乐队成员许诺、安頔芭蕾舞裙反串“四小天鹅”,形成“反差萌”1
图 4-2:《栀子花开》中的男版“四小天鹅”着紧密联系(或者说带有纯正的二次元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同名漫画改编而来百何在《失恋 33 天》《分手合约》《被偷象”的基础之上,加入二次元思维,“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 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1)
[2]“佛系青年”的价值困境及其超越[J]. 第天骄. 北京青年研究. 2018(04)
[3]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文化考察[J]. 艾志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03)
[4]理解赛博空间:从媒介进化论到虚拟生存[J]. 周旭. 学习与实践. 2018(09)
[5]作为文化的“萌”元素:互联网时代中国青春电影的接受美学分析[J]. 孔朝蓬,刘琦. 当代电影. 2018(09)
[6]青春片的时代感与现实感——从电影《后来的我们》说起[J]. 张慧瑜. 电影艺术. 2018(05)
[7]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J]. 张萌.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8)
[8]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电影类型演变[J]. 尹鸿,梁君健. 当代电影. 2018(07)
[9]佛系青年心理透视及其引导策略[J]. 朱美燕.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6)
[10]“佛系青年”与“青年消失论”[J]. 金理. 探索与争鸣. 2018(04)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 赵宜.上海大学 2015
[2]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69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6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