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徽州竹雕技艺的传承与生产性保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3:13

  本文关键词:徽州竹雕技艺的传承与生产性保护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的珍贵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准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人类审视自身及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时,必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竹雕艺术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清朝的发展达到顶峰。近些年来,安徽省推行文化强省的策略,发展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徽州竹雕产业凭借其自身优势,得到蓬勃发展,在徽州地区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徽州竹雕技艺是工艺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和徽州木雕、石雕还有砖雕一样,是徽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目前徽州竹雕已被认定为安徽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雕刻在现代化的今天,正在遭受来自机械化生产的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亟待加以保护。本论文主论述了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徽州竹雕的技艺流程,记录徽州竹雕技艺的流程,对徽州竹雕进行资料性保护;二是对徽州竹雕的传承人和传承方式进行记录;三是对徽州竹雕的生产性保护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竹雕技艺 传承人 生产性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7
  • 第一节 课题提出的背景9-11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9
  • 二、 徽州竹雕概况9-1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1
  • 第三节 研究徽州竹雕技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1-13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创新点13-15
  • 第五节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一章 竹雕的发展历史17-21
  • 第一节 我国竹雕发展的历史概要17-19
  • 第二节 徽州竹雕发展梗概19-21
  • 第二章 竹雕的技艺流程21-49
  • 第一节 竹雕业的手工技艺流程21-32
  • 第二节 机械雕刻32-49
  • 一、 平板机械雕刻33-41
  • 二、 圆柱雕刻41-49
  • 第三章 竹雕技艺的传承方式49-53
  • 第一节 族人之间的传承49-51
  • 第二节 门派之间的传承51-53
  • 第四章 徽州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53-61
  • 第一节 具有明清雕刻风格的的传承人洪建华53-56
  • 第二节 被誉为“竹雕奇人”的传承人汪加林56-58
  • 第三节 “书画竹刻”的徽州竹雕传承人方然58-59
  • 第四节 颇有创新意识的80后竹雕传承人蒋永青59-61
  • 第五章 竹雕技艺的生产性保护61-65
  • 第一节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整体状况61-65
  • 一、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传统手工雕刻62
  • 二、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以公司性质做纯手工雕刻62
  • 三、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以手工和机械相结合性质做雕刻62-63
  • 四、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以机械性质做雕刻63-65
  • 第六章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65-70
  • 第一节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问题65-67
  • 第二节 徽州竹雕生产性保护的对策67-70
  • 参考文献70-72
  • 附录72-74
  • 后记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仁友 ,罗新祥;竹雕怪杰和他的傩堂面具[J];湖南林业;2004年04期

2 ;大师洪建华的竹雕艺术展[J];大江周刊(生活);2011年02期

3 艾祥;;竹雕“小器”藏有大价值[J];艺术市场;2009年01期

4 肖琳俊;朱力纲;;愿将人生刻青竹 访民间竹雕家胡清[J];大江周刊(生活);2010年03期

5 ;上海工艺美术展览会在京举行[J];美术;1966年02期

6 吴传新;清代竹雕名家朱文友存世作品的发现述怀[J];美术观察;2001年04期

7 孙流航;;蔡照竹雕[J];当代小说;2006年08期

8 老桩;;收藏明清竹雕如何辩真伪 收藏明清竹雕如何辩保养[J];中国经贸;2009年09期

9 宋镐;;竹间一趣[J];养生月刊;2010年02期

10 周常林;;草根艺人竹雕情——农民竹雕专家余宏民札记[J];工友;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李崇林;;新疆库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王q,

本文编号:283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3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