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7-04-30 17:04
本文关键词:苏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州砖雕是江南地区砖雕的典型代表,苏州砖雕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在明清,清乾嘉时为鼎盛期。本文从苏州砖雕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旨在研究苏州砖雕从兴起直至消亡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时期的题材、风格以及苏州砖雕的艺术特征。 本文以类型学与系统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了民俗学和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将苏州砖雕的兴起发展直至消亡过程分为兴起期、鼎盛期、转折期、衰落期、后古典期这五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不同的风格特征及题材内容并结合其代表砖雕进行详细的论述。 苏州砖雕在艺术上所呈现的精雅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的特征是江南地区人文特征的集中反映,更是苏州地区综合审美取向与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苏州砖雕的纹饰和题材更是研究苏州明清装饰纹样的生动资料。
【关键词】:苏州砖雕 时期特征 题材内容 艺术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309.2
【目录】:
- 序言10-12
- 第一章 苏州砖雕产生的社会背景12-16
- 一、 经济背景12
- 二、 政治背景12-13
- 三、 人文背景13-16
- 1 、 富于诗意的江南文人风尚赋予了苏州砖雕独特魅力13-14
- 2 、 香山匠人的高超技艺决定了苏州砖雕一流的艺术品位14-16
- 第二章 苏州砖雕的分期与各期的题材内容16-28
- 一、 兴起期:从明末(明中叶)至清初16-21
- 二、 鼎盛期:乾隆、嘉庆时期21-25
- 三、 转折期:嘉庆后直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25-26
- 四、 衰落期: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26-27
- 五、 “后古典”时期:辛亥革命后直至抗战前27-28
- 第三章 苏州砖雕的制作工序28-30
- 一、 选材28-29
- 二、 制作29
- 三、 工具29-30
- 第四章 苏州砖雕的艺术特点30-42
- 一、 苏州砖雕的结构形制31-34
- 1 、 门楼砖雕31-33
- 2 、 庙宇砖雕33-34
- 二、 门楼的朝向折射出文化背景的不同34-37
- 1 、 门楼是宅居门第的象征34-35
- 2 、 内向的苏州砖雕门楼和“市隐”与休闲35-37
- 3 、 徽州砖雕门楼面街,体现徽地人文特征37
- 三、 门楼四字字牌展现书卷气37-39
- 1 、 字牌内容38
- 2 、 字牌题刻38-39
- 3 、 字牌形式39
- 四、 苏州砖雕的装饰手法39-42
- 1 、 构图39-40
- 2 、 雕刻技术40-41
- 3 、 艺术风格41-42
- 第五章 其他艺术形式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2-47
- 一、 苏州建筑木雕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2
- 二、 苏式彩画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2-43
- 三、 苏州版画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3-44
- 四、 苏州泥塑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4-45
- 五、 苏州明清家俱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5-47
- 第六章 苏州砖雕与其它地区砖雕的相互影响47-49
- 一、 徽、晋砖雕对苏州砖雕的影响47-48
- 二、 苏州砖雕对其他地区的影响48-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53-54
- 附录54-5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束霞平;苏州昆剧服装艺术探微[D];苏州大学;2005年
2 林怀钏;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3 陈一;承徽派文化 筑商家园林[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胡秀娟;江南古典园林细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苏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3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