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透视
本文关键词: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透视
【摘要】:本文在分析近年来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研究中代表性文献的基础上,对汉语教学语料库研究的新进展予以全面透视。总结了面向汉语教学的语料库建设、加工、应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展现出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本文还指出了一些研究的误区,以及有待深化的研究问题和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基地重大项目(10JJD74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09YJAZH013)资助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从辅助制订各类教学大纲、开展面向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中介语研究,到辅助教材编写和词典编纂,语料库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在,它已成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近年来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张诗亚;;汉字字源识字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杨翼;李绍林;郭颖雯;田清源;;建立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基本设想[J];汉语学习;2006年03期
3 郑艳群;;中介语中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分析[J];汉语学习;2006年06期
4 黄自然;肖奚强;;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把”字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12年01期
5 张文贤;邱立坤;宋作艳;陈保亚;;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同义词语体差异定量分析[J];汉语学习;2012年03期
6 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2期
7 李慧;李华;付娜;何国锦;;汉语常用多义词在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义项分布及偏误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8 赵守辉;刘永兵;;新加坡华族学前儿童口语语料库的生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2期
9 施正宇;;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10 张宝林;;回避与泛化——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把”字句习得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瑞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偏误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2 脱傲;;程度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赵守辉;;语言规划国际研究新进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4 任丹丹;张华;武文芳;曹文;郭连生;陈建勇;李玉玲;王硕;吴丹;;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的等价性评估[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03期
5 弓月亭;;留学生部件功能认知发展实验研究[J];对外汉语研究;2010年00期
6 徐茗;;近十年我国对外汉字教学文献分析——以《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贺洁;;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水平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8期
8 罗音;;对五种汉字分析法的分析[J];华章;2012年18期
9 蒋协众;;一种欧化现象: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的组合——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10 黄自然;肖奚强;;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把”字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解明静;;对外汉语综合课带“得”补语教学顺序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茗;现代汉语常用语素项属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10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善涛;基于《信息库》的对外汉语新词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4 王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成语学习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祥英;关于汉越成语隐喻的应用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革兆娥;基于多媒体字源识字法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静;初中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字部件学习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胡梓华;中级商务汉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凤云;汉字象形字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朴恩实;韩国学生汉字错字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青松;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陈庭云;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浅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吕叔湘;;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J];辞书研究;1984年01期
4 张伟,杜健;编纂汉语学习词典的几点理论思考[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5 徐玉敏;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条目设置和编排[J];辞书研究;2001年03期
6 苏新春,顾江萍;确定“口语词”的难点与对策——对《现汉》取消“口”标注的思考[J];辞书研究;2004年02期
7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8 叶彩燕;粤英双语儿童早期的语法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9 丁信善;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当代语言学;1998年01期
10 朱晓农;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声中折调[J];方言;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勇明;泰国学生汉语定语顺序的偏误分析及其习得顺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李明;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谯蓉;汉语单音节句语调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赵淑丽;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汉语多项状语的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张颖;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学习者“有”字句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浅谈体态语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沈锐;黄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J];新西部;2010年10期
3 向伟;;浅论“字本位”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对汉语教学的贡献[J];考试周刊;2011年15期
4 丁静辉;学习者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薄彤;;中介语理论在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董志翘;;为中古汉语研究夯实基础——“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建设琐议[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徐紫云;;古代汉语标注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范瑜;王继青;;小议多媒体课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9 陈颖;;数据驱动条件下的语言词汇学习[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卢伟;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曙纶;;基于语料库的HSK多功能例解字典:设想与样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玉;李生;孟遥;丁华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英语从句识别[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宋鸿彦;刘军;姚天f ;刘全升;黄高辉;;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标注语料库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4 孙述学;;新词语语料库建设的一些构想[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梅;赵玉荣;包晓荣;高娃;哈斯图雅;;构建“尹湛纳希辞典”的设想[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马永腾;亢世勇;;非典型成员的语义标注策略和问题[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陈国华;梁茂成;Adam Kilgarriff;;语料库与词典编纂的接口——词典编纂辅助工具Sketch Engine剖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亢世勇;李毅;孙道功;张楠;;汉语系统语料库的建设与词典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巴黎记者 宋斌;法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7年
2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娟;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N];桂林日报;2009年
4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卢毅然;从“把人请进来”到“自己走出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孔子学院空中课堂进入巴基斯坦[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美桢;从“先行”到“示范”[N];福建日报;2006年
8 周红松 杜洁思 张丽辉;33名志愿者将赴印尼进行汉语教学[N];河北日报;2007年
9 慕海燕;“我在美国教汉语!”[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顾钢;中国驻德使馆举办汉语节[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韩春晓;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刘建鹏;语料库支撑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毅;基于语料库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隋岩;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有效字符串”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云;《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字词目标及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郭颖;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LESTARI PUSPITANINGSIH(傅碧达);印度尼西亚高中汉语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慧;以色列特拉维夫地区的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马思颖;论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获得和汉语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露露;汉语衍名的双事件隐喻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朴京淑;试论韩国朝鲜时代的汉语教学[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杜雪玲;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论文摘要体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何婷婷;《拾级大成》与卫三畏的汉语教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来小子;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9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