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方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方式分析
【摘要】:应该看到,作为我国当前翻译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目的论在各种电影、电视翻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翻译领域的空白。而本文正是从目的论的相关应用入手,重点研究了在我国当前社会条件下的英语电影片名中的应用情况。笔者认为,在进行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最终的翻译目的入手来进行整体的、全面性的翻译处理,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在本文所研究的相关内容中,重点强调了目的论相关原则作为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首要原则,说明了该翻译技巧在实质上并不是摒弃电影片名的原有意思,而是为了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目标而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
【分类号】:H059;J904
【正文快照】: 作为功能派的重要理论,目的论在各种文学作品的译本里非常常见。正如世界知名英语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凯瑟琳娜·赖斯在其报告里所写到的:功能关系实际上表现在作品中的每一个翻译的细节里,是原文和翻译者之间智慧的交错的结果。而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作者重点强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太;;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7年23期
2 蒋宏;;翻译目的论原则与电影片名的翻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葛南;;论影响电影片名翻译之因素[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4 单伟红;;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作家;2008年06期
5 陈琪;;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电影翻译的功能等价[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6 应承霏;;儿童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俞燕;;中国电影名中的成语[J];学语文;2009年03期
8 方珍平;电影片名研究[J];修辞学习;1995年06期
9 覃庆辉;;论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1期
10 陈炼;;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小玫;;语言翻译与文化飞散:对翻译工作者身份认同、工作效率及全球意识方面二律背反的理解与应对(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巧云;;外事口译工作的粗浅体会[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敏文;;归化、异化策略的多元互补阐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何秋睿;;从目的论视角谈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的处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珊珊;;谈科技翻译工作者对术语翻译的误解[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张成霞;;浅谈高校外事翻译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桂华;;翻译中的比较文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刘邦凡;;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芳;;论规范对翻译事件的影响——董秋斯翻译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区翻译工作者协会换届会议召开[N];那曲报;2009年
2 熊雁鸣;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N];张家界日报;2005年
3 记者 库扎提;哈萨克语言翻译工作者共商“争议名词”[N];阿勒泰日报;2010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唐闻生 等11人;加强民族语言翻译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傅小平;“请勿迁怒于信使!”[N];文学报;2007年
6 唐家璇;将全面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彭光飙;翻译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速器[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任晶晶;共促少数民族文学 翻译事业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9 吴水姊;让民族语文翻译架起各民族沟通的桥梁[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苏华 陈小玉;推进彝语文翻译事业新跨越[N];凉山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2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黎平;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菊环;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田伟丽;从目的论角度对《天演论》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咏梅;从目的论视角谈时政新词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楠;影视作品字幕中文化意象的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丽丽;广告文本翻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安妮;目的论关照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王晓路;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杨艳;从目的论角度看广告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袁青;[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9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9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