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湘乡方言词语中的民俗体育文化

发布时间:2017-11-18 10:04

  本文关键词:湘乡方言词语中的民俗体育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湘乡 方言词语 民俗体育 生态特征


【摘要】:湘乡民俗体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词语是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湘乡方言词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体育内涵,其内容包括节日庆典类、农耕生产类、游戏娱乐类等方面。湘乡的民俗体育活动应民众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受湘乡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模拟"、顺自然生态环境之"势"等生态特征。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湘乡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课题编号11C0774)阶段性成果。立项人:李丽颖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前言湘乡,湖南省中部的一座古老的农业城市,汉族人口为主,群山连绵层峦叠嶂、溪河湖泊星罗棋布、田园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酿造了湘乡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体育科学词典》中提出“民俗体育文化”是指“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昌繁;潘华;;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悟;;黔东南州苗族村寨景观形态未来发展趋势浅析[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2 陈曲;王志清;;民俗学互文性理论视野中的文学平行本质——以辽宁西部农区蒙古族的巴拉根仓故事为研究对象[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昌武;张慧平;;鄂伦春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智慧刍议[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4 吕红艳;;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5 李莉;梁明武;;黔东南地区林业文化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古开弼;黄兰秋;;广东现存明清时期涉林碑刻的生态文化透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古开弼;;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十八杉”民俗解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吕冬生;刘书林;;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李伟;马传松;;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邱毅;杨柳;李宏印;;汉水上游地区民俗体育资源利用探究[J];大家;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志燕;;关于生态民俗功利性的思考[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5 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晶红;中国异类婚口传叙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基础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素娟;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丛丛;沈阳市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分类及推广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家林;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敖特根花;从生态视角探析蒙古族水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宾国宇;农村学校体育中民俗体育教材化探索[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7 赵月梅;当代蒙古族的牧业生产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杜娟;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中的环境伦理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旭利;湖南省农村体育发展中民俗体育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玉;孕产习俗的变迁与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构[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郑传锋;周勇;雷敏;;从历史起源看民俗体育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3 郭永东;论多元文化圈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8期

4 李艳茹;汪普健;张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7期

5 潘华;崔莉;;论四川民俗节令体育文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磊;[N];中国体育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宪通;明本潮州戏文所见潮州方言述略[J];方言;1991年01期

2 彭小琴;;渑池方言古语词考释[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与北京方言词[J];辞书研究;1982年06期

4 徐文炎;汉扬雄撰《方言》开拓了训诂新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刘永发;方言用字应适当规范[J];语文建设;1992年03期

6 张克哲;《金瓶梅》方言词语散记[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散记[J];呼兰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8 宋均芬;;河北定县方言词语随笔二则[J];中国语文;1999年05期

9 詹伯慧;一部多有突破的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0年04期

10 谢自立;《汉语方言大词典》简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继章;巫建英;;有关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几个问题[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方有国;;重庆方言词语探解[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俊霞;王恩建;;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方言词语的注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郭芹纳;;陕西方言词语的训诂与词书的编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尷菊玲;;陕西方言中的“僚”、“蒇”、“完也”及其文化内涵[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语言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蒋伟伟;;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岛石;史前公案:上帝当年曾制造了多少种不同语言?[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于宏;东北方言在娱乐中的语用功效[N];吉林日报;2010年

3 ;解读湖南方言[N];湖南日报;2003年

4 肖克凡;消逝的方言[N];天津日报;2004年

5 王楠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仔细”还是“子细”,早已不是问题[N];文汇报;2002年

6 杨锡彭;从符号学角度再谈名与实[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杜永道;怎样正确看待外来“字母词”的“入侵”?[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吴泽华 实习生 吕辉娜 何晨;泉州话解密古汉语[N];泉州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美雨;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彭建国;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曾春蓉;湘语声调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东;《水经注》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楠楠;东北方言词语使用和语言态度的代际及地区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静;新野方言词语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孔凡洁;《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文丹;湖南宁乡与湘乡边界东段的方言状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永胜;河曲方言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张弘;常州市高中生方言词语使用情况调查[D];中南大学;2009年

7 罗家国;渠县方言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李丽颖;湘乡市棋梓镇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婷;汉语湘乡方言阻塞音清浊与调域的关系之优选论解释[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贺文平;湘乡(壶天)话中“柣+名”结构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9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99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a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