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面语中“动词性成分名词化”的语法机制
本文关键词:谈书面语中“动词性成分名词化”的语法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书面正式语体 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 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类型 泛时空化特征
【摘要】:该文从语体语法的角度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构成机制,首先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结构类型;然后指出了动词的名词化凸显了由子状态所构成的整体空间范域,而忽略了对子状态的具体叙述,具有了泛时空化的特征,因而具有书面语体功能;最后,讨论了该研究对于语体语法理论的意义。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13YJC74010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语书面语语法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机制”(11DWXZ03)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是一种重要的书面语体现象,较早注意该类现象的语体性质的专家有吕叔湘(1942、1952)、王力(1944、1958)、朱德熙(1985)、陈宁萍(1987)等等,之后胡明扬(1993)、姚振武(1995)、贺阳(2008)等人也肯定了这一观点。对于该类结构产生的原因,这些学者多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3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4 冯胜利;;韵律制约的书面语与听说为主的教学法[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5 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6 陶红印;刘娅琼;;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上)——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7 陶红印;刘娅琼;;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下)——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J];当代修辞学;2010年02期
8 姚振武;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下)[J];语文研究;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玲;洪明;;英国华文教育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八桂侨刊;2012年01期
2 王红斌;;北京故宫导游词中话语标记“那么”的功能[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明茂修;;毕节市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毕节试验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系列之一[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杜群尔;;现代汉语形式动词自身特征与一般动词比较[J];才智;2010年21期
5 高宁;;“V什么V”格式对动词的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6 刁晏斌;;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常用词“进行”使用情况对比考察与分析[J];武陵学刊;2012年03期
7 蔡雯婷;;试论现代汉语中粘着虚义动词“给以”的语义传承[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志基;陈婷珠;;《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J];辞书研究;2008年04期
9 王金萍;;浅谈对于口语、书面语问题的认识[J];大家;2012年06期
10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秀娟;《吕氏春秋》形容词转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员平平;“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卞晓琼;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体分布情况的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国松;双音形容词内部的句法功能一致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华祚彩;《吕氏春秋》兼语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裘洁;基于语料库的形式动词研究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丛林;现代汉语“对NP的VP”结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琦;汉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初探[D];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4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5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6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7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8 王改改;北京话口语中的"被"字句[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9 郭圣林;;被字句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2006年06期
10 何元建;王玲玲;;论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J];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艳伶;现代汉语“头”缀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胜利;王洁;黄梅;;汉语书面语体庄雅度的自动测量[J];语言科学;2008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四行;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9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0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