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0:05
本文关键词: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研究
【摘要】:中国象棋词语在生活中的跨域使用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的用法。针对这种语言现象,本文从《象棋词典》、各类汉语词典以及中国象棋谚语大全等文献中挑选了最常用的并且意义不重叠的66组具有隐喻意义的中国象棋词语进行研究,分析中国象棋词语隐喻的类型、特征以及成因。之后再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中国象棋词语隐喻的功能以及工作机制。 研究表明,中国象棋词语隐喻多以派生隐喻和隐性隐喻为主,具有普遍性、生成性、系统性、创造性等一般隐喻共有的特点。由于中国象棋词语隐喻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中国象棋词语隐喻的成因除了认知和语言两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汉文化方面的原因。另外,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象棋词语隐喻也存在一些不同于一般隐喻的特点:反义性和喻体单一性。中国象棋词语隐喻的语用功能主要集中在产生幽默效果、表示挖苦和嘲弄、进行劝说或训斥以及感叹世事四个方面,其中感叹世事这类语用功能尤其突出。中国象棋词语隐喻的语用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信息的辨认;第二,语境的协同作用;第三,隐喻意义的推断。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双重意义。理论上,截至目前为止,关于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用法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课题主要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研究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用法,补充中国象棋词语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当代认知隐喻学理论加以印证。实践上,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用法在生活中运用十分频繁,但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了解这一用法,而且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义有时与本义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研究,指导人们正确使用中国象棋词语的隐喻用法,,减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误用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华;蒋又兰;;认知隐喻研究的盲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2 赵婉孜;田学军;;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何素雯;;中国象棋中的同义字辨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2期
4 郭志菊,李树新;象棋文化熟语语义解构[J];汉字文化;2002年02期
5 荆艳君;;析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孟志刚;熊前莉;;中国认知隐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7 刁生虎;;中国古代隐喻研究述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9 李福印;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10 王娟;李思乐;;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中隐喻的产生机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0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