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位移动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世说新语》位移动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 位移动词 句法功能 语义分类 词义变化
【摘要】:本文从语法语义角度入手,研究了《世说新语》中表示位置移动的一类动词。位移动词是表示位移主体整体的位置发生移动的动词,语言学界虽然有一些著作和文章有所涉及,但是对位移动词的研究还很少,尚未形成系统。本文以中古时期重要典籍《世说新语》为语料,对该书中的位移动词进行界定,并穷尽性的统计分析,确定了《世说新语》中的64个位移动词。以客观语法现象作为分析依据,结合专书语法研究特点,对所有位移动词从语法、语义角度进行描写分析,力求归纳总结出《世说新语》中位移动词使用特点及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张凤芝;;《招魂》中关于巫帝问答之辞臆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柳国栋;;《论语》重叠词略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明慧;;也谈“复合动趋式+宾语”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胡婕妤;一项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汉英交替口译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2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2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