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辞书的规划和出版
本文关键词:信息时代辞书的规划和出版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词典的规划和出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之前,人们一般都拥有纸质词典,但信息时代要求有不同媒介的词典。光盘词典、电子词典、手机词典、网络词典等成了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词典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词典的规划与出版部门应该对词典使用者的需求、出版媒介或介质等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规划、出版各种媒体或介质,并且能够真正满足使用者需要的词典。出版网络化的趋势尤其要加强,以便应对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H061;G239.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推进,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辞书形式——网络版词典正在兴起。辞书载体的不断演变在丰富现代辞书出版形式的同时,对词典的规划和出版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代辞书的出版呈现出多元载体并存的局面,一些辞书已经出现了印刷型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永伟;;《维基词典》英文版评介[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2 高永伟;;网络时代的英汉词典修订[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3 魏向清;耿云冬;王东波;;我国外语辞书出版30年回顾与思考[J];辞书研究;2010年02期
4 黄建华;词典学的回首与前瞻[J];外语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电子辞书发展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相明;;数字化时代国外辞书编纂指导研究探微[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11期
3 廖海宏;;在线英语词典与词汇的社会文化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夏立新;一部学术性与实用性俱佳的词典学力作——《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评介[J];辞书研究;2005年01期
5 王安民;王健;;从认知隐喻学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单字义项和复词条目的编排[J];辞书研究;2006年04期
6 张霄军;陈小荷;;面向世博语言信息处理的汉英机器词典[J];辞书研究;2007年04期
7 章宜华;;关于计算词典学理论框架的探讨[J];辞书研究;2007年06期
8 郑艳群;;理想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模型[J];辞书研究;2008年02期
9 章宜华;;新时期词典学研究应具备的理论特色[J];辞书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安民;魏向清;;知其所需,用户受益——一次对中学师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健;王安民;;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认知语言学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夏立新;;谈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刘辉;章宜华;;词典辅助编纂及生成系统的多层C/S结构和数据库[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廖海宏;;在线英语词典与词汇的社会文化性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张锦文;;用户、词典与词典使用技能——我国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技能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廖海宏;;集合式网络词典中词条的文化信息建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建梅;赵玉荣;包晓荣;高娃;哈斯图雅;;构建“尹湛纳希辞典”的设想[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其松;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李侠;配价理论与语义词典[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张金忠;俄汉词典编纂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李学宁;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向真;多语言电子词典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朋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3 蒋坎帅;论《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成语的英译—接受美学视角[D];中南大学;2011年
4 冯俊宇;移动学习时代汉语学习者词典设计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陈潇;论法汉词典词汇搭配的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戴玲真;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几点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7 韩淑红;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的英源外来词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8 哈斯图雅;《青史演义电子词典》普通名词部分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乌仁曹都;汉蒙电子词典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李彩霞;论词汇语义网络在英汉电子词典的体现[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向清;杨蔚;;对我国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策略的反思[J];辞书研究;2008年03期
2 高永伟;;《维基词典》英文版评介[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晓明;;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语境[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2 马夫轲;;信息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新阶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丁搏;;新形势下新闻传播与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1期
4 罗乔欣;;立下信息时代论的里程碑 信息理论的奠基人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J];每周电脑报;1999年03期
5 罗婷婷;;计算机网络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年22期
6 农迎春;;透视:信息时代异化的爱情——读映川的《非典型性生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侯集;;童年忆事[J];老年人;2007年02期
8 Robert Kiyosaki;张成伟;;往事随想[J];科技英语学习;2008年01期
9 卢婧妍;;浅析信息时代多媒体在高校视觉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10 李钢;;设计文脉在信息时代的表现特征[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芬;;积极协助离退休人员融入信息时代[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明;;论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段海滨;;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4 佘起欧;;浅谈信息时代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及其解决途径[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5 朱敏;韦纯义;;浅谈信息时代医学期刊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6 许迎霞;;信息导航员——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于学馥;;《信息时代岩土力学与采矿计算初步》一书的序言[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8 梁王欢;陶晓玲;;信息时代助理编辑的职责和素质[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付凯;;信息时代军校电子学科教学探讨[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樊飞飞;肖怡;;信息时代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与管理创新[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新华字典》到《新编小学生字典》[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曲志红;五一起辞书出版有新规,“超范围”出版的辞书要下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晓流;辞书出版需要资格证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朱志凌;上海辞书社新书品种凸显人文特色[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总署出台《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记者 王波;辞书编辑须持证上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通讯员 许久文 记者 陈奇亮;辞书专家聚首长沙研讨辞书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施芳;辞书出版当规范[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周明鉴;规范辞书出版秩序的重要决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陈志;信息时代执政党党建工作新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4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戴明;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D];同济大学;2006年
7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徐勇;大众文化政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迅;信息时代企业区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英;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晓;当代女研究生性别角色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岳凯敏;信息时代我国公务员诚信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蔡晓琳;信息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D];华侨大学;2007年
6 杨勤;城市形态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倪宇红;信息时代的翻译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洪小艳;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亮;现代信息设计中应注入的人文要素[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曹东燕;信息时代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课程教学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3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