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同声传译中译语产出的认知心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13:31

  本文关键词:同声传译中译语产出的认知心理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声传译 概念形成器 形式构成器 发音器


【摘要】:本研究探讨原语意义转化为译者语信后译语产出过程的认知心理模式。该模式基于简约性和概括性在Kormos(2006)双语言语产出认知心理蓝图的基础上,在主加工器上将语信来源表征为显性,并标注为原语意义构件,形式构成器中的构件调整为Levelt(1989)的语法编码和语音编码,将辅助成分的情景记忆调整为原语和译语情景记忆,将二语陈述性规则调整为译语陈述性规则。译语产出遵循递增处理原则,各阶段自主处理和并行运作。该模型能充分体现译语从概念形成器、形式构成器再到发音器的认知心理过程和描述译语从意义代码、言语代码到生理、语音代码的转换过程。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YJC740033) 2009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9YYD01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Y-a/2011/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国际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历史不长,但已经形成了一些颇具影响的学派,如释意派和实证派等,且各派都有自己的研究取向和范式,理论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国内的口译研究起步较晚,至20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兴起,自2008年始国内学者亦在国际口译界开始崭露头角(张吉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2 袁筱一;邹东来;;意义单位与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008年02期

3 刘绍龙;;口译“元交际”功能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于对口译“传播模式”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4 张吉良;;从研究方法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口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5 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腊萍;王平;;实用型本科口译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承晓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口译辅助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李金泽;;国内口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4 刘铁鑫;;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同声传译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年02期

5 叶君武;;再论英汉翻译中的基本翻译单位——一个“题元”理论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6 杨眉;王亚蕾;;试论学生口译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7 吴菲菲;;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口译笔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8 李庆明;孙琳;;认知负荷模型下科技同传的“顺句驱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陆艳;;如何平衡口译中记忆与笔记的关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9期

10 陈友勋;;概念整合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思佳;;交替传译笔记——理论与提高[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俞小娟;;口译方向性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邓卫英;;以语言经济原则为线谈语境在口译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邹yN;;从吉尔口译理解公式谈英汉交替传译中长难句的理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亚楠;影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成为合格口译译员的重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冰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理解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乐;口译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赵艳;内容记忆法及其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胡婕妤;一项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汉英交替口译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龙;王柳琪;;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刘林军;论同声传译中的译员角色[J];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02期

3 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04期

4 杨干福;译员在口语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吉良;;国际口译界有关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其意义[J];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6 张吉良;;经典的变迁——巴黎释意学派口译办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10年02期

7 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张文忠;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的理论模式[J];现代外语;1999年02期

9 冯之林;始发语何时变成目的语?[J];现代外语;1997年03期

10 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栓;英汉同声传译的技巧[J];中国翻译;1998年06期

2 仲伟合;;同声传译处理技巧(英文)[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3年10期

3 李俊;;定语从句在同声传译中的处理策略[J];科学大众;2009年05期

4 陆庆邦;提高石油科技国际会议同声传译质量的经验[J];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03期

5 许海妹;张晓莉;;仲伟合 南粤同声传译第一人[J];黄金时代;2005年12期

6 张幼屏;同声传译的重要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高彬;柴明槑;;西方同声传译研究的新发展——一项文献计量研究[J];中国翻译;2009年02期

8 ;NewClass成功助力2010年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同声传译总决赛[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1期

9 刘佳;;同声传译中增补技巧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许建忠;《联合国译员史》简介[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岚;;浅谈顺句驱动在有稿同传和同声传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婷婷;;浅谈认知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的影响因素及在记忆训练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萍;;浅谈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4 田苑娜;;从沟通信息流理论浅谈接力同传[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吴爱虹;;论同声传译中的冗余信息的作用和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高敏毅;;从信息结构看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梦思;;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后置定语的处理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雅婕;;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谢苗枫 通讯员 杨冬生;专业同声传译人才仅20人[N];南方日报;2004年

2 记者 张桂林 张琴 郑天虹;劳动,都是光荣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同声传译:头号稀缺人才[N];经理日报;2003年

4 罗亮亮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同声传译员日薪12000元[N];深圳商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翟慎良 本报实习生 温海玲;走近涉外活动中的“同声传译”[N];新华日报;2008年

6 田冰;同声传译:21世纪头号紧缺人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如何学习同声传译[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8 陆静斐;上海首个同声传译基地建成 相关链接[N];文汇报;2003年

9 缪迅 褚宁;同声传译人才有“摇篮”[N];解放日报;2003年

10 金可;同声传译一年能赚四五十万元[N];经理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琦璐;“听”“说”同步模式下的工作记忆与同声传译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孙海琴;源语专业信息密度对同声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程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黄一;句子记忆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郭靓靓;中英文同传译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贝儿;论同声传译中的预测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顺杰;预测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价值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王鑫;论在英中同声传译中习语翻译的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郭红星;科技英语的同声传译[D];广西大学;2003年

5 董丹丹;同声传译中的顺译技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卢伟;背景知识对英汉同声传译效果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胡增;英汉同声传译中衔接转换与话语连贯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玉婧;幻灯片同声传译中精力分配的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樊继群;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同声传译中冗余信息的处理[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王海冰;一项关于模糊限制语在英汉同传中的应用的案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1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41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