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语言经济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地名的语言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从关于地名的一个语言现象入手,在引入语言经济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地名的长度和地名的指称范围进行分析,最终结合经济学与语言学中具有相通性的概念对于语言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0-05;F069.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地名本身看起来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但其背后也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考察一下全国各个城市的名字,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661个城市中,有593个城市的市名是由2个字组成,所占比例约为89.7%,而翻开任何一本大城市的地图册,就会发现大多数城市内的地名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毓;;公共产品视角的语言供给经济学分析——以教育部调整汉字写法为例[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2 徐宜良;;当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振羽;申风英;;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5 鲍贵;;经济学意义上的语言符号的价值[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6 向明友;论经济分析的可行性——经济分析语用学探究之一[J];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可;;“Do you mind smoking?”的语用变异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张德富;关兵;;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3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苏剑;张雷;;语言经济学的成长[J];西部论坛;2010年04期
5 苏剑;;语言Q值与小语种语言存亡边界——基于语言经济学的模型[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6 祁毓;;公共产品视角的语言供给经济学分析——以教育部调整汉字写法为例[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7 王淳;;语言学跨学科理论演进中的路径依赖与整合——基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乔妍;;语用视角:浅谈汉语名词转形容词现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9 米幼萍;;房地产广告图文隐喻解读及其经济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李方芳;黄冬梅;;新加坡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研究——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J];长白学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向虎;朱宪辰;;编码系统、互动场景与局部知识演化[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史文霞;科技语篇经济性:意向性与语用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英姿;译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学迎;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山东大学;2009年
6 龚向虎;有限理性下主体知识共享与转型绩效解释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勇;劳动力迁入对澳门经济发展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谢延龙;在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海兰;个体语言技能资本投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圆圆;《老友记》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勃;新词语中的简缩词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春;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佳彤;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对上海世博中国展馆简介汉译英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张晗;言语反讽的经济语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姜志成(Natthawut Sukprasong);泰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尚英;分析语用模糊在财经语篇中的应用——以艾伦·格林斯潘的财经评论为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9 吕晶;语言经济原则观照下政治文本汉英翻译中冗余信息的消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宣培培;经济原则在法律英译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蓝生;;说“兀自”[J];辞书研究;1990年01期
2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3 朱耀先;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周红;汉语中的英语借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5 林勇;宋金芳;;语言经济学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4年03期
6 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杜曾慧,杨慧群;对网络语言中英语外来词的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任晓峰;英文商标汉译[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9 汪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10 苏兴;;《京本通俗小说》辨疑[J];文物;197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知常;修辞与语言经济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3 韩虎林;近十年国内外国语言研究基本动态[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袁俏玲;;从语言经济学看中外地名的经济学内涵[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5 蔡辉;;语言经济学:发展与回顾[J];外语研究;2009年04期
6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陈洁;;语言经济学在欧洲——与加拿大研究的比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8 刘海云;;社会语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刍议[J];攀登;2008年03期
9 唐庆华;;试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兼议语言经济学[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10 李现乐;;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剑;;语言立法与小语种语言保护:一个语言经济学的模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卫国;陈屹立;;经济学的语言与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的一个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春敬;;原拼形照写 汉读法读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张卫国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语言经济学三大命题: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姜国权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博弈论和演化论拓宽传统语言学研究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地名拼写要按国家标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傅闻;该不该提倡温州话[N];温州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林;汉字“整形”务必慎重 生僻地名应设“字表”[N];南方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靳晓燕;该用中文的地方一定用中文[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徐川山;新春话语文[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10 记者 赵凤华 实习生 冯存存;《通用规范汉字表》恢复使用六个繁体字[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海兰;个体语言技能资本投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国辉;中国的外语教育:基于语言能力回报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夏利N,
本文编号:124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4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