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3:26

  本文关键词:职业社会学视角下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社会学 职业化 本地化翻译教学 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


【摘要】: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翻译教学已不再适应市场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职业学的视角对翻译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制定与其紧密相关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要求。 本研究通过职业社会学中的控制理论对本地化翻译教学在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进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找出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对本地化翻译教学的要求,进而提出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要求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研究问题包括:1.本地化翻译教学在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进程中扮演着何种角色?2.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对本地化翻译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3.如何基于以上要求开设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的本地化翻译课程? 本研究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从技能控制、准入控制、成员控制以及市场控制四个角度,对本地化翻译教学与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进程之间在各发展阶段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运用归纳法找出后者对前者的要求;进而在职业社会学视角下,以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为蓝本,运用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提出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要求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最后,进一步举例论证并归纳出该课程设置的特征和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翻译教学与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一方面,翻译教学是本地化翻译职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本地化翻译的职业控制增强,行业职业化同时也对作为本地化翻译行业劳动力主要供给的翻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尤其体现在四大核心能力,即语言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和职业素养;2.基于以上要求,本研究提出以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该课程设置包括四大核心板块,涵盖语言培训、技术培训、理论培训、职业素养培训;3.该课程设置融合了创新性、合作型、职业式三大特性,发挥了职业协会对本地化翻译教学的指导、认证和评估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并促进本地化翻译行业职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关于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开设中医药汉译英翻译课程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6年04期

2 李平;;翻译课程的教育价值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蒋岚;;成人继续教育中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4 邹霞;邓伟;;以英汉翻译课程为例研究基于知识点的学科本体构造[J];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02期

5 何焘;;高职院校翻译课程教学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朱晓敏;;试论传统翻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马成慧;;浅析法律翻译课程的法律文化社会化任务[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9 顾秀丽;;试析本科翻译课程动态素材的设置和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张薇;;浅析文化视点在日汉翻译课程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良文;;俄文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试论大纲[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建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问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树勤 郝丽萍;大学英语教学应增设翻译课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爽;职业社会学视角下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2 郅丽丽;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测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施冰芸;从建构主义视角考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生翻译课程开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王峰;基于Mahara平台的翻译课程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郑洪成;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孔祥昊;[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0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00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