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焦点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7 08:30

  本文关键词:汉语焦点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 出处:《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焦点类型 焦点强迫形式 焦点操作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焦点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与汉语焦点类型有关的信息焦点的分化、宽焦点、焦点标记与焦点算子、焦点操作策略等问题,区分了两种焦点强迫形式:"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与"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前者要求自己成为句子的焦点;后者要求句中的某一成分成为句子的焦点,包括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最后,从焦点强迫形式和说话者焦点操作策略两个视角提出并划分了焦点的类型系统。
[Abstract]:Based on this type of focu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differentiation, information focus related to Chinese focus type wide focus, focus marker and focus operator, focus strateg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kinds of forms: the focus of forced "independent focus forced form" and "non independent focus force form" the former demand to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 the latter requires a certain component of the sentence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 including the focus marker and focus operator. Finally,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the form and focus of forcing the speaker focus opera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and classified the types of the system focu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句法语义互动关系的汉语形态句法研究”(项目编号:12BYY092) 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和时间逻辑的现代汉语文本蕴涵识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BYY002)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对于焦点类型的划分,是基于对焦点概念及其本质的理解之上的。研究者们由于理论背景和认识角度的不同而提出了不同的焦点类型,其代表性的观点有:介引焦点和对比焦点(contrastivefocus)(Rochement 1986)、窄焦点和宽焦点(Lambrecht1994)、心理焦点(psychological focu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秀芳;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的确定原则[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2 黄瓒辉;焦点、焦点结构及焦点的性质研究综述[J];现代外语;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2 张云秋,柴兴东;汉语主动式的表达形式及强化等级[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3 陈琳;;汉语焦点与汉语语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4 陈勇;英汉空间隐喻成对词排序的标记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刘世英,曹华;词序象似性、对称与不对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刘禀诚;胡衍铮;;不对称和对称: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齐春红;“不得”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徐景亮;思维模式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英文)[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时阳,刘祥友;现代汉语中的“N_受+N_施+V”句[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喻禾;;论比喻句中的焦点标记词“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玉婷;;现代汉语“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姚婷;;焦点的形式及其意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曾常年;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靳铭吉;俄语语句交际结构的多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保平;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贺晓玲;两种表致使义句式的异同考察——“使”字句和“把”字句[D];暨南大学;2001年

4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贤俊;学术论文提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7 崔晓玲;英语因果复合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8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9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涛;含因果关系单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下)[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2 莫红霞,张学成;汉语焦点研究概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玄s,

本文编号:139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9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