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氏王朝时期转写汉字音中“正音”韵母音值的推定方法
本文关键词: 正音 韵母 实际语音 俗音 李氏王朝 韵系 汉字音 洪武 韵书 韵类 出处:《民族语文》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代朝鲜的申叔舟利用正音文字对《洪武正韵》反切音值进行了标注,在韵母标注上,他将实际语音跟韵书、韵图里的韵类做比较,实际语音跟韵书、韵图的韵类相合的,径以实际语音作音,实际语音跟韵书、韵图的韵类有出入的,则将变出的部分复归以求合于韵书、韵图"正音"的韵类格局,再以"俗音"标注变出的新音。申氏所为是我们所见到的先于高本汉的最早的古音构拟。
[Abstract]:In the Ming Dynasty, Shen Shunzhou used the correct phonetic characters to mark "Hongwu Zhengyun" on the vowel tagging, he compared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with the rhyme book, the rhyme category in the rhyme map,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and the rhyme book, and the rhyme category of the rhyme map. If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and the rhyme book and the rhyme category of the rhyme map, then the part of the variation will be reverted to the rhyme type pattern of the rhyme book and the rhyme map "positive sound". Shen's work is the earliest ancient phonetic structure we have seen before Takamoto.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得春;韩国汉字音韵母系统的几个特征[J];东疆学刊;2005年01期
2 杨剑桥;朝鲜《四声通解》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金基石;近代音的热点问题与汉朝对音文献的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宝红;《洪武正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宗勋;张晓宇;;中韩日三国语言文化比较——以一般性特点及历史视角为中心[J];东疆学刊;2007年04期
2 关辛秋;元以来一部多个语种版本的第二语言教材——三种文本《老乞大》教材编写特点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3 岳辉;;《华音启蒙谚解》和《你呢贵姓》的语言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张玉来;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复杂性成因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龙;明代公文变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玉波;汉韩语音对比和汉字音分析及对韩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田博;汉字在韩国的传承与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邹湘梅;《等韵精要》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忌浮;《洪武正韵》支微齐灰分并考[J];古汉语研究;1998年03期
2 孙建元;《四声通解》俗音、今俗音的性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辛世彪;浊音清化的次序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佳;;浅析汉语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2 刘如正;;衡水市城区方言韵母运用与普通话的差异[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崔鹏;;浅析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王增智;白洁;;带鼻音韵母的发音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5 沈丽娜;孙桂芳;;辽东方言的语音特点[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6 沈丽娜;孙桂芳;;辽东方言的语音特点[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9期
7 彭泽润;;“儿”字和“儿化”韵母不同[J];当代修辞学;2011年04期
8 储泰松;;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9 董彦屏;;复元音韵母发音不规范状况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肖萍;;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蒸;;满文标音《正音切韵指掌》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2 黄高扬;贾珈;蔡莲红;;基于LPC谱的汉语韵母感知度量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林双萍;;谈汝城话[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杰;;留学生语音教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蔡丽华;;《音韵日月灯》研究——省辞书学会第五届大会发言报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宋雅男;谢凌云;;易混淆韵母中(a,ua),(an,uan)的分类器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8 洪梅;;《韵法横直图》的舒声韵混呼研究[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靳光瑾;;北京话的文白异读和普通话的正音原则[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10 王邦容;;布依语口语的语音变化现象[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勇田;“戍、戎、戒、戊、戌”的正音正义[N];中国老年报;2003年
2 伍巍;关于普通话“特殊元音韵母”界定中的两个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3 周淑平;浅谈普通话发音中存在的语音缺陷及其克服[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师 李戈平;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体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何广见;准确、流畅、传情[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6 通讯员 吴名;地区组织开展民族语言正字正音培训测试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陈力波;我区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N];阿勒泰日报;2008年
8 黄明明;语音训练中的“矫枉过正”[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沈锡伦;汉语零声母的发展[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10 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 石美珊;雍正“推广普通话”的得与失[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Pawel Matulewicz(帕维尔·玛突来维切);吴语瓯江方言韵母演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王新华;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任少英;韩汉声韵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瞿建慧;湘语辰溆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尹佑晋;韩国釜山华侨的荣成方言与中国荣成本土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旭;河北省中部南部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龙海燕;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肖萍;江西吴城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桂花;朝鲜早期译音文献中正音音系[D];苏州大学;2010年
2 邵晶;山西高平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洁;太原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5年
4 张伟娥;交泰韵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晓英;《字学元元》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蕾;大荔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闵敏;原本《玉篇》声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梁滢;“南宁普通话”韵母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吴冰洁;鄂州话音韵特点及其与武汉话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183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