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人教育语文课堂建设
本文关键词: 成人教育 语文课堂 模式创新 合作学习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今成人教育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单调、学生积极性较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于教师对自身角色认识得不够明确,教学手段单一。因此,为了提高成教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从语文课堂建设的关键因素出发,对语文课堂的特点、培养目标进行探讨,并据此找出创新教学模式的途径。
[Abstract]:In today's adult education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common rigid and monotonous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 enthusiasm is poor, the reason, mainly from the teachers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was not clear enough, the teaching method is sing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hinese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key factors of Chinese classroom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re discussed, the way to fi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accordingly.
【作者单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澜;吴春燕;;成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实践[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费洪珍;;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3 杨秀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道杰;;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J];成才之路;2011年36期
2 刘娜;;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三条“铁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1期
3 李歌妮;;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4期
4 黄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初探[J];快乐阅读;2012年25期
5 陈菊;;基于人文教育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初探[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年01期
6 刘红芹;;新形式下大学语文教学浅论[J];文学教育(上);2011年02期
7 汪子樟;;让作文成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生命活力[J];新课程(上);2011年03期
8 马玉梅;;新视野,新发现——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06期
9 顾翔;;试谈高中语文的主流文化导向[J];语文天地;2010年03期
10 何云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广;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锦;语文教科书中族群文化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琦;建构主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俞增生;课改区高考语文试题地域特色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高明;论中学语文育人全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妹;北京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艳;李吉林语文情境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凤英;依托蒙古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蓝蕊;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婕;我国文选型中学语文教材的结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罗希;试论汉语文化教育传播的方式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为烈;近年来语文课程和教学若干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杨颖东;提倡批判性思维 建设新型教学文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0期
7 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8 刘旭东;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1997年06期
9 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浙中;合作学习的新平台[J];语文学刊;2005年04期
2 郭敏;;试论成教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昔阳;;粤西成教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06期
4 汪继东;;寻找课堂中学生主体行为的生发点[J];语文学刊;2006年10期
5 熊美华;;开发成教英语课程资源 拓宽学用渠道[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6 张莉娅;;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J];青年文学家;2009年08期
7 项丹娟;;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成教脱产生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1年04期
8 胡美贵;殷允萍;;如何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J];文学教育(下);2008年05期
9 公丽艳;石磊;;英语专业成人师范教育浅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丁亚俊;;关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现状及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向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人教育[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刘月菊;;浅谈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刘辉汉;赵夏林;;依靠成人教育 振兴农村经济[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4 李京诚;;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刘登贤;;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推动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实习改革的思路[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李仕法;宋小玲;;对成人教育中创新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骆亚珍;;论成人教育的管理[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丽红;;历史情境体验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张正身;;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王伟明;;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宁波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摘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学区 马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N];甘肃日报;2010年
2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高中 崔爱梅;高中语文课堂应在“动”字上做文章[N];新农村商报;2009年
3 江苏省东海县驼峰乡曹浦小学 陈桂英;语文课堂“教”的有效刍议[N];学知报;2010年
4 左昌伦;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衡阳县曲兰镇桐梓完全小学 邹会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N];衡阳日报;2009年
6 陆惠琴;浅谈农村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N];甘肃日报;2005年
7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 吴满花;怎样使语文课堂“活”起来[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甘泉县劳山中心小学 叶盛 加莉莉;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N];延安日报;2010年
9 栾川县城关中学 崔丽娜;谈语文课堂的互动艺术[N];学知报;2010年
10 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语文组 黄浩荣;浅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田山俊;自我指导与教师帮助[D];河北大学;2009年
4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巨瑛梅;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演变及现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7 张仁桥;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白萍;新疆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惠君;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淑民;特殊班级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何英文;合作学习在薄弱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尹鸿涛;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少霞;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竞争—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倩;一项基于任务和小组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肖传局;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蓉;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亮;小学生合作学习知识建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00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