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的语用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 预设 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蕴涵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预设起源于逻辑学,后来被引进到语言学领域,成为语言学和逻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它是指说话者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是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或背景知识。从宏观上讲,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语义预设是语用预设的基础,语用预设是语义预设的具体运用,两者间是互补的关系。
[Abstract]:Presupposi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logic and was later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ommon concern in linguistics and logic. It refers to the assumptions made by the speaker when he utters a particular sentence.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presupposition is divided into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both of which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is the basi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complementary.
【作者单位】: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段宏立;浅说预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哲;谈蕴含和预设的区分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周铁项;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陈俊;杨云峰;王蕾;;论语义预设[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蔡晓丽;;幽默话语的前提动因[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4 王跃平;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王世凯;刘]Z;;汉语中的“动不动_1”和“动不动_2”[J];语文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2 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方传余;言语幽默的语用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宁;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戴宁淑;预设、语义蕴涵及其鉴别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伟;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预设和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D];南昌大学;2005年
4 王淑侠;广告语言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洋;广告中的预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陈佳宏;与否定项无标记关联的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宪坤;时频副词“动不动”与“经常”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莞情;预设理论对言语幽默机制的诠释[D];吉林大学;2007年
9 于邦志;民事主体理论预设的类型与功能[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杨利平;奇志大兵相声的语言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在江;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J];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2 刘强;先设的本质及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3 杨年保;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J];云梦学刊;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萌萌;;浅谈语义学中和语用学中的“预设”问题[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计道宏;;预设的语用功能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陆少兵;;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J];大家;2011年17期
4 高凤翔;孙雅静;;浅析广告语言的语用预设[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5 马腾;万雨蒙;;预设理论对反驳的语用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郑立芸;;相声中言语幽默的语用预设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程祥珊;;翻译中的语用预设与读者接受[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8 邱佳;王宏军;;语用预设与规约含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黄晓雪;;宿松方言中句末带“Ob”的祈使句[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10 崔秀珍;;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顺应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楚宏;;成语“无动于衷”词典释义述评——兼谈概括性与具体义的取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q,
本文编号:1522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20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