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普通话声调调型的本质及拼音简写规则策略

发布时间:2018-02-21 21:53

  本文关键词: 上声 轻声 声调对立 词调化 拼音方案的教学策略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的"洋腔洋调"的来源,讨论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为:①上声的调型和调值问题;②轻声的调型和调值问题;③声调之间的区别性问题;④普通话的词调化问题;⑤对拼音方案所造成的学习误导问题所进行的技术性调整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utonghua pronunciation 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of "foreign tonality", which is common to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ne type of the two tones and the tone of the second tone and the tone of the third tone respectively the technical adjustment strategy of the misguided learning problem caused by the phonetic scheme caused by the tonality of Putonghua.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启明大学中国学系;
【分类号】:H1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奕;汉语拼音对外国学生发音偏误的诱发机制及其教学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亚宁;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鸣;;钟祥方言的颤音[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2 李慧霞;;河南平舆方言的语音特点[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戬;;云南方言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朱莹;;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方言语音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5 高琳娜;;汉语语音造成的歧义及分化方法[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6 耿军;;安徽怀远话的“嵌l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乃仲;万雅立;;南昌方言中独特的语气助词[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8 赵惠;;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外部表现[J];职大学报;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嘉龄;;轻声与时长[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陈曦丹;;普通话阴平和上声的听感分界[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孔慧芳;;合肥话轻声的语音性质及优选论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魏玉清;;乌鲁木齐话轻声的语音性质与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新婷;;乌鲁木齐回民汉语的轻声[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志江;;语文辞书中词语的轻声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7 英君;;从上声偏误引发的对PSC语音标准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谢仁友;;辞书中标注轻声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9 房青;;湘潭方言声调及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李蕾;孟子厚;;长治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声调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地方”的两个读音意思有何区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皖西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方友根;普通话的语调美[N];安徽日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吕诺;宝宝取名,,你有主意了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张得义;苦水方言特色[N];兰州日报;2005年

5 刘慧英;榜样亟需继续教育(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6 张育泉;拼音贺年卡二三事[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旅加学者 陶短房;“姓前名后”的规范也要讲究个规范[N];东方早报;2010年

8 齐健 李惊亚;普通话与方言的生存之争[N];今日信息报;2009年

9 郎锦华;PSC与文化修养[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王一民;怎样掌握“应”的两种读音?[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邹新;《韵略新抄便览》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莎;轻声的形成和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谌剑波;高安(灰埠)方言的轻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孔慧芳;[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魏玉清;乌鲁木齐话轻声的语音描写与音系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Zhai Runmei(翟润梅);[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海峰;汉语普通话轻声词语的音高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克龙;河北唐县方言声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章萱;长沙方言轻声的语音和音系特征[D];湖南大学;2005年

9 邵宁;大同方言的语流音变[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陈立娟;益阳方言轻声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2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2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