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书中的字头附列字问题
本文选题:附列字 切入点:主体字 出处:《辞书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附列字是字头的可选性组成部分,涉及面较宽;通过在字头中附列的简明方式显现非主体字与主体字的关系,已是现今汉语辞书的主流,而完全依照《简化字总表》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立字头附列字的做法存在不足;辞书编纂者应当从实用性出发,根据辞书类型和读者对象进行收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Abstract]:The appended character is the optional part of the prefix,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characters, and it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present Chinese dictionarie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n-subject characters and the main characters by the concise way attached to the prefix. However, there are shortcomings in completely following th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Summary Table and the first batch of Heterotypic character sorting tables. Lexicographers should start from practicality and select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dictionaries and the readers. Make it play its due rol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H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萍;汉字·女性·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魏涛;“内外交养”之道——张载“知礼成性”说新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孙二虎,何洪英,刘东渝;科学界对“ppm”的几种糊涂认识[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4 刘伟生;《礼记·乐记》“声”、“音”、“乐”辨[J];船山学刊;2002年04期
5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郑贤章;敦煌音义写卷若干俗字重考[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7 武建宇;敦煌变文校读偶得[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8 查中林;说“辟”字词族[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祝鸿熹,芮东莉;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10 林志强;;古本《尚书》特殊字形举例[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陆招英;闽方言群音系与侗台语关系词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霞;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申红义;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侯立睿;古汉语黑系词疏解[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永刚;《说文解字》小篆异体字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智群;颜师古注引方俗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莉;战国文字义符系统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琳;同符会意字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秋霞;徐锴论《说文》形声字亦声字为会意字及形声字为亦声字考辨[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秋林;《虚字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潜;汉语假设复句的演变[D];吉林大学;2004年
8 罗庆云;《诗经》介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琛;先秦祭坛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樊俊利;郑珍《说文逸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1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0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