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7 00:08

  本文选题:语料库 切入点:语料库检索 出处:《中山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是对外汉语研究的重要平台。目前对中介语语料库本身的系统考察很少,对中介语语料库之间的横向对比更是无人涉猎,因此本文以目前国内公开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山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和台湾师范大学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库为研究对象。 本文结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辅以统计的手段对三者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重点从语料库的语料属性、语料的标注、语料的检索、语料库的统计信息和语料库中的汉字偏误处理等角度进行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三个语料库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建库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陈述本文的创新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重点讨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历史、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为全文的重点章节之一,从语料库中语料的真实性、平衡性和连续性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对三个语料库的检索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对语料库的标注和统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重点比较三个语料库对汉字偏误的不同处理,结合汉字偏误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机处理手段综合分析,,提出笔者的思考。第七章对三个语料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提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最后是本文的局限和今后研究改进的方向。
[Abstract]: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t present, there is littl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language corpus itself, and no one dabbles in the horizontal contrast between the interlanguage corpora.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which is currently open in China.The Interlanguage Corpu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Learners' error Database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re the objects of study.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ith statistical means, this paper makes a horizon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focusing on the corpus attributes, corpus tagging, corpus retrieval,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f the corpus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 error processing in the corpus are compared.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three corpora are found,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future database builder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innovation,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The third chapter is one of the key chapters of the thesis, which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uthenticity, balance and continuity of the corpus.Chapter fou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trieval of three corpora.Chapter 5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rpus tagging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In chapter 6,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thinking by comparing the three corpus's different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acter bias,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character bia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s.In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hree corpora, and points out fiv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Finally, it is the limitation of this paper an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深切缅怀本刊顾问张志公先生[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2 张玉苹;;方言对高校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3 杨意烁;博拉提·苏尔坦江;;第二课堂活动对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几点思考[J];科学之友;2010年10期

4 陈莉;;论传教士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5 张寿康;献给《汉语学习》的几点想法[J];汉语学习;1980年04期

6 ;本刊同上海部分青年作者座谈纪要[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7 翟英华;浅谈俄罗斯学生在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难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郭茜;;高级汉语学习者话语中的简约与繁复现象[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9 林彬晖;孙逊;;西人所编汉语教材与中国古代小说——以英人禧在明《中文学习指南》为例[J];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10 杨恺琴;;谈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李尚凯;;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汉语学习心态[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张茹;韩纪庆;;基于DTW算法的自动发音错误检测[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驻湖南记者 李洁;“汉语桥”传递中国文化梦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菲;逾70国10万学生踊跃参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汉语:柏林国际语言展上的“主宾语言”[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丁大伟;西班牙汉语年圆满结束[N];人民日报;2011年

7 王雯;韩国汉语学习图书市场升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双落;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汉语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蔡凤珍;L2(汉语)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L3(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丹;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分析[D];中山大学;2012年

2 金恩京;关于提高韩国高中生汉语交际能力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王克然;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姚怡如;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Kaynar Omer Faruk(欧曼尔);土耳其学生在双语迁移下的汉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状况、成因和应付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阮氏黎心;汉—越语“有”字存在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红蕴;从隐性课程的视角看师生关系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9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19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