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方言通音

发布时间:2018-04-29 22:27

  本文选题:汉语方言共同音系 + 方言比较 ; 参考:《方言》2011年02期


【摘要】:本文为除闽方言之外的汉语方言构建一个共通的音韵体系,即"汉语方言通音"。一般汉语方言共同音系的制定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为使用语言学的比较方法,立足于现代方言进行归纳和构建,二为借用《切韵》的音类,系统地去除现代汉语方言中所没有的音类与特征。第二种方法相对更益于操作也更有效。汉语方言通音的基本音韵框架是基于对现今方言的语音材料的相比较而获得的,这并不需要借助历史材料或汉日、汉韩等国外语音标注材料。通过对《切韵》音类的削减和重新整理,本文初步地列出了简略而又相对全面的"汉语方言通音"的音系。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mon phonological system for Chinese dialects other than the dialect of Fujian, that is, "Chinese dialects pass through sound". The common sound system of the general Chinese dialects is made mainly through two ways: one is to use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modern dialect to sum up and construct, the second is to borrow the sound category of the "rhyme >", to remove the modern Han system. The second methods are more beneficial to the operation and more effective. The basic phon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dialects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honetic materials of the present dialects. This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r the foreign phonetic tagging materials such as Chinese and Japanese, Han, Han and Ha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reorganize,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lists the simple and relatively complete phonetic system of Chinese dialects.

【作者单位】: University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森;高安(老屋周家)方言的语音系统[J];方言;1981年02期

2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柯西钢;白河方言声调略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 周政;;陕南方言的标准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霍文艳;;安阳方言语音系统的初步调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7 黎新第;《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析疑[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黎新第;元杂剧助词“得”用“的”字及其他——汉语轻声的早期历史印迹之二[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郑海萍;;滨阜方言的入声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10 郭熙;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放亮;;南昌县(塘南)方言的人称代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时秀娟;;现代汉语官话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及分布[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滢;曹文;;大连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黑维强;;晋语与唐五代西北方言亲缘关系词汇例举[A];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杨;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海燕;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D];苏州大学;2007年

4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叶祖贵;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士雪;淮南方言形容词词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顺喜;新洲方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永莉;桃源县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长会;沛县方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颍颍;临颍方言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萌;秦皇岛方言f、x混读及ts、t(?)混读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环;潜江方言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建凤;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图保;龙江县郓城方言岛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鲍厚星;;近年来湘语研究简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田范芬;;《湘音检字》及其反映的三套语音系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丽彩;;第三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综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朱湘蓉;;秦简语言性质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6 宋闻兵;;“捉漏”考略[J];语言研究;2007年01期

7 王培光;张惠英;;说“个、的”可以表示完成、持续[J];汉语学报;2007年01期

8 ;“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计划”第十一次研讨会[J];方言;2006年01期

9 严修鸿;;客家话及部分粤语a ~5(再)字考释[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10 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明果;;方言比较的特征提取与矩阵分析[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汪大年;;缅甸语方言中的复声母后置辅音ρ、λ、馊[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3 徐世璇;;土家语量词研究[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4 周德才;;彝语方言松紧元音比较研究[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5 王伟;;关于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曹卫星;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N];新华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静;让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而美丽[N];淮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慧;山西宁武方言三区话语音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牟海霞;日照方言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赞;《聊斋俚曲》比较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海青;从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读看《切韵》音系的性质[D];贵州大学;2009年

5 韩霏;博白县沙河镇客家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仁青旺加;藏语康巴语之康朵方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潘立慧;仡央语言否定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袁先锋;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和永丰镇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丽丽;高密方言比较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洪小熙;蓬莱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