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

发布时间:2018-05-28 01:13

  本文选题:网络表情符号 + 表情语 ;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网络表情符号的本质是具有表情语功能的网络辅助交际手段,相当于现实语言交际中的态势语。如果说现实中的交际是"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网络交际中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文字序列+网络表情符号",其功能主要是用来表达交流双方的情感、态度、含意与调节虚拟语境的交际气氛。网络表情符号的生成与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Abstract]:The essence of network emoticons is a network-assisted communicative means with the function of emoji, which is equivalent to situational language in re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f we say that in reality communication is a "verbal language situation language" and that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t is a "character sequence network emoji", its function is mainly to express th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both sides. Meaning and regulating the communication atmosphere in the virtual context. The gen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network emoji i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coding and decoding.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燕碧;;日本的网络表情符号“楾文字”及其文化内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向红;黎昌抱;;网络聊天中表情达意的非规范手段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李峻;态势语言地位论[J];求索;2001年02期

4 唐未平;;试论网络非语言交际[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何海燕;;基于IM软件的“网络表情”设计[J];艺术教育;2007年04期

6 纪丽宏;;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J];现代语文;2006年07期

7 唐师瑶;;Q时代的交际想象——QQ表情符号的构形规律及功能初探[J];现代语文;2006年08期

8 苗方方;;信息时代的视觉设计——由网络表情看视觉传达[J];科技资讯;2006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圭荣;;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峻;态势语言类别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瞿文盼;;以符号学角度分析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符号[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5 陈杰;;一笑一颦皆是话 举手投足都有情——语文教学中态势语言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6 黄芳;;论交际中符号图像化的肢体语言[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7 夏云庆;黄锦辉;张普;;中文网络聊天语言的奇异性与动态性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3期

8 关英明;刘晶晶;;论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琦;;20世纪50年代以来标点符号修辞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10年06期

10 何明夏;;网络即时通讯环境下的情绪符号商业价值推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菁;基于2011版新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刘玉平;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冲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璐潞;网络广告中QQ表情的传播特性与运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芳;网络表情符号的数字化程式创造及其审美接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傅红秀;对网络即时通讯文本中表情符号的研究:符际互补视角[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菲;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与满足[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治国;中韩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对应关系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罗琳;聋生对网友约见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白亚峰;复得的“表情”[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韩娜;现代网络表情图形与传统图形设计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李香平;网语:你的明天去何处[J];青年研究;2001年06期

3 何洪峰;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董启明!100037,刘玉梅!100037;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6 卢惠惠;小议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7 罗明钢;扩大交际是网络语言的实质——著名语言学家、教授于根元访谈录[J];语文世界;2003年11期

8 周永孝;浅谈叠音词的妙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泽!(510632),麦雪萍;态势语言的特点及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4期

2 李峻;态势语言地位论[J];求索;2001年02期

3 李峻;态势语言类别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杨洪;教师态势语言的心理效应[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谢诗棋;;论行政沟通中态势语言的运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2期

6 何家子;;假如人类失去了语言——简评李峻先生的《态势语言论略》[J];华商;2001年03期

7 程燕兰;;如何正确运用演讲态势语言[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年06期

8 李印久;;论教师的态势语的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9 刘薇;演讲的抒情艺术[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保华;论态势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索景丽;;留心您的“无声语言”[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2 赵晴;黄佳;陈楚侨;;线索一致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推断对话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意图状态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继腾;;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人性意识[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卢艳;;浅谈新形势下图书馆外借服务工作[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讲解工作制度[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玉娟;导游讲解中表情语的应用技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李娜;妙用态势语言 提高课堂效率[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江苏省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孙铁军;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时的“五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刘选峰;在教学中巧用态势语言艺术[N];黔西南日报;2008年

5 杨维敏;浅谈态势语在教学中的应用[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 刘朝晖 史洪亮;威武雄师铸就新警姿[N];四平日报;2009年

7 周继圣 中国海洋大学中文系教授;委婉的修辞 多义的“寻找”[N];中国电影报;2009年

8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王仲;尊重患者 理解患者[N];健康报;2007年

9 凉州区金塔中学 顾元浒 凉州区高坝学区 何玉丰;班主任帮助后进生要把握转化时机[N];武威日报;2007年

1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韩淑芳 王宝平;做好讲解工作 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莹;论功能视阈下行政人的态势语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严慧芬;面部表情语及其在鲁迅小说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潘芳;声乐教学语言艺术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邢艳丽;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金娥;犯罪嫌疑人态势语言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严爱梅;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体态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骞;足球教学体态语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王芳;网络表情符号的数字化程式创造及其审美接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武霄;声乐教学语言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董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体态语[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4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44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