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词机制与韵律制约

发布时间:2018-05-28 12:41

  本文选题:合成复合词 + 构词机制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4期


【摘要】: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词机制不仅依赖于构词规则,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韵律因素的制约。具体说来,汉语中V和O为单音节的合成复合词主要是构词规则作用的结果,上古汉语中表现为OVH型,中古、近现代汉语表现为VOH型。由于韵律因素制约,现代汉语中V和O为双音节的合成复合词,通常无法遵循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则,而只能继续沿用上古汉语的构词规则,从而表现为OVH型。此外,缩略构词机制也给现代汉语带来部分OVH型复合词。
[Abstract]:The word-form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pound words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rules of word formation, but also is restricted to a great extent by prosodic factors. Specifically, the combination of V and O as monosyllabic compound words in Chinese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word-formation rules. In ancient Chinese, it is shown as OVH typ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as VOH type.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prosodic factors, the compound words V and O are disyllabic compound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usually can not follow the word-formation rules of modern Chinese, but can only continue to follow the word-formation rules of ancient Chinese, thus showing the OVH type. In addition, the acronym formation mechanism also brings some OVH compound words to modern Chines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石定栩;;汉语的定中关系动-名复合词[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4 杨永忠;;动宾倒置的生成[J];语言科学;2006年03期

5 何元建,王玲玲;汉语真假复合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6 程工;汉语“者”字合成复合词及其对普遍语法的启示[J];现代外语;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3 刘长军;;英语音变模式对比性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储泽祥;“十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5 杨梅;;“化”缀词的语法和语义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姚依红,马清华;诗歌多维表义特征的内在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陈凌;;湖口方言音系及语法变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路广;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9 吴为善;汉语节律的自然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陈莹;英汉节奏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莹;;英汉节奏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王洪君;;普通话节律与句法语用关联之再探[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陶建华;董宏辉;;韵律短语的语法约束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赵贤德;句管控下的“V成”结构及相关小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许剑宇;《佛本行集经》定中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2 陈莹;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匡腊英;“V双+N单”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粟向军;英汉信息强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颖;张爱玲小说中的欧化句式[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沈倍蕾;普通话双音节非轻声词的轻重格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利峰;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的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东;述宾式V+N组合动名换位后形成的句法结构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9 刘娅莉;英汉构词后缀“-er”“-者”的对照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维友;韵律对汉英形态及句法的制约[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张国宪;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4 戴曼纯,高海英;从英语限定性关系从句看“外置”与不移动[J];外语学刊;2004年03期

5 张国宪;形动构造奇偶组配的语义·句法理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6 戴曼纯;句法运算中的广义推导[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7 金娜娜,陈自力;语法隐喻的认知效果[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8 常晨光;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9 林怀中;试论“者”字的词性及“者字结构”的性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何元建,王玲玲;汉语真假复合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密超;俄汉语构词变异错合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6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46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