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时期的《汉语拼音方案》与普通话语音规范
[Abstract]:On the occasion of commemorating the 55th anniversary of the release of the Hanyu Pinyin Progra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Hanyu Pinyin Program"),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program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caus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we also need to tak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needs as the background, to face the new phenomena, new problems, new demands in the social language life, to think about the new value and new possibility of the program. Thinking about which areas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and what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ctober 2011, the new period of Putonghua audition work
【作者单位】: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分类号】:H125.2;H1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导生;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J];语文建设;1986年Z1期
2 胡双宝;;1986: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J];汉字文化;2010年06期
3 ;汉语拼音方案草案修正第一式拼音学习材料练习[J];语文建设;1957年03期
4 ;为您服务[J];语文建设;1984年02期
5 蔡伟;;怎样学习《汉语拼音方案》——播音语音问答之一[J];新闻与写作;1988年01期
6 戈致中;;对《汉语拼音方案》“隔音符号”规定的一点补充意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于;;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语文;2004年01期
8 ;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03期
9 张彦;;有光一百岁 拼音五十年[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年06期
10 许泽金;;浅释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谢奇勇;;谈谈汉语拼音方案与现代汉语音素(音位)教学的一致性[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从益;;新时期中国翻译文化的建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张育泉;;注音与拼写[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7 富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可操作性[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焦启明;;深入学习、积极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乐毅;;汉语拼音与地名国际标准[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冯志伟;;英德法语的正词法与汉语拼音正词法[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新时期须加强汉语拼音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骨头”的“骨”怎么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杜永道;《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内容和用途[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推行汉语拼音 促进文化创新[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任丽梅;全国基本掌握汉语拼音者约10亿[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莘乃珍;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金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崔立勇;汉语拼音已经融入生活[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王洁;声播■宇 功耀千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晨光;继续依法大力推行汉语拼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庞可慧;汉语拼音运用中的混乱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侯昌硕;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黎明洁;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晓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可嘉;新时期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俎文利;试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和运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素玲;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卢海滨;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张双;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花拉;关于新时期蒙古文小说翻译中的文化学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姜娟;新时期外来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李君;新时期汉语词语造词方式及其语法功能的变化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刘晓梅;新时期汉语词义演变原因探索及其他[D];延边大学;2000年
10 谢荔;新时期现代汉语新兴双音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4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1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