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伪译现象对于翻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9-14 18:42
【摘要】:伪译作为一种翻译现象,其归属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根据图里所给的定义,伪译是"假译真作",即在翻译的表象下进行的创作。伪译可以为翻译提供如下两点启示:其一,译介和传播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该译本能否在目的语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译本一旦产生就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其二,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译者可以利用翻译规范对于读者接受和译作批评进行操控。
[Abstract]:As a phenomenon of translation, the attribution of false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in the picture, false translation is "false translation works", that is, creation under the appearance of translation. False translation can provide transl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two enlightenments: first,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can play its due rol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 is the final decisive force of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ha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xistence value once it comes into being; second, the final force of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can play its due rol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 The translator has the initiative in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translator can use translation norms to manipulate readers' acceptance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
【基金】:2009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017ZD)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童亮;伪译本:透视翻译功能与本质的一个视角[J];外语研究;2002年03期

2 袁邦株;林长洋;;翻译研究: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黄忠廉;变译全译:一对新的翻译范畴[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3期

4 刘建刚;张艳莉;;实用文体伪翻译现象研究[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5 罗丹;;阈际空间的伪译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胡翠娥;不是边缘的边缘——论晚清小说和小说翻译中的伪译和伪著[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3期

7 古骐瑛;;二十世纪《四十二章经》研究述评[J];宗教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澜潇;从伪译研究视角解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琴;;谈公示语英译中的伪翻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贵军;;范晔的东汉正统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林宪亮;;《世说新语》文体辨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4 贾小叶;“中体西用”论不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白晓霞;;简论甘肃地名传说的类型化特征及其承载的民间心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昆明;;伪翻译的社会价值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李淼;;中国历次翻译高潮中伪译成因的演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苏飞;;汉语公示语翻译的中国特色[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气纠,庾敏;科技译文的语篇制约因素[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晚清学术分科问题的综合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2 邹建玲;;旅游资料英译的思考[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6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澜潇;从伪译研究视角解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琼;翻译规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琰;基于自译者主体性的自译文学作品中的变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莫丽仪;图里翻译理论对当代翻译研究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5 章豫玲;意识形态对晚清伪译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6 Chang Shouming;[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Liu Na;[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杨素蓉;论李辉创作中的历史叙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浦永清;基于社会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变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燕;商品说明书汉译俄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蒙;“洛伊宁格尔”与他的眼睛[J];读书;1994年09期

2 曾记;;“伪翻译”的重新解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3 吴南松;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以对晚清小说翻译的批评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卞建华;;对诺德“忠诚原则”的解读[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3期

7 陆志国;略谈翻译研究中的伪译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刘建刚;闫建华;;语言负迁移对科技论文摘要翻译的影响[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童亮;伪译本:透视翻译功能与本质的一个视角[J];外语研究;2002年03期

10 黄忠廉;释“变译”[J];外语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译诗创格与诗学重诂——吴宓早年英诗汉译活动寻踪[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马丽;;从霍译《红楼梦》看规范与翻译策略之抉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马丽;;从霍译《红楼梦》看规范与翻译策略之抉择[J];学术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4 张旭;;刘半农早期英诗汉译活动考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旭;;“天籁之音”:吴芳吉译诗的创格寻踪[J];外国语文;2009年03期

6 覃志峰;;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苏梓楠;;从翻译规范论视角评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8 李长江;;英语人名翻译的策略——以美国现任总统名翻译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9 郑晓燕;;英语情景喜剧跨文化问题的描述性研究[J];今日科苑;2007年18期

10 储琢佳;刘须明;;食品英译亟待规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伯涛;黄晓德;钱骅;张卫明;汪来生;刘湖南;;有机生姜生产的关键技术及规范研究[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2 陈炯;;立法语言的规范与创新[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杜世回;;理解和应用地基承载力的若干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齐法制;安德海;王彦明;;实现Email地址规范的方法[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关景欣;;关联交易及其法律规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曾朴;杜中军;;多层分布式系统与Jaguar CTS应用[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7 黄珍发;;有机蔬菜栽培技术[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猛;;采石场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9 何英;赵培顺;;规范农药市场管理初探[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冯兴华;;强直性脊柱炎证候规范之我见[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濮阳荣;从福娃英译看翻译策略问题[N];文艺报;2008年

2 许曦明;不该迷失的翻译策略[N];文艺报;2005年

3 陈榕;他为西方读者举起一面有异域色彩的“东洋镜”[N];文艺报;2008年

4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振宇;论“和而不同”的跨文化翻译策略[N];光明日报;2009年

5 姜秋霞;论翻译策略的政治性[N];光明日报;2003年

6 姜秋霞 权晓辉;翻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态度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年

7 赵锋;三种IPv4/IPv6过渡技术对比[N];人民邮电;2006年

8 张柏然;发展中国的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许钧;理解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罗新璋;喜看爱玛倚新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7 高尚涛;权力与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8 曹影;德育职能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洁;民营企业家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白降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新;译者主体性和译语文化规范观照下的辜鸿铭之儒家经典英译[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熊瑛;十种《道德经》英译本的描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向阳;论再度语境化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欢;英汉语篇类型对比与翻译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高春明;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及翻译策略[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九茹;梁译莎士比亚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孙勇;从文化角度谈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王丹红;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红楼梦》两译文的翻译倾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贾振贤;功能翻译理论在企业简介翻译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汪莹;从翻译视角试探中式英语的成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4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