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条件句中的“条件”

发布时间:2018-09-17 15:30
【摘要】:自然语言条件句中的条件往往被分析为与逻辑上的实质蕴涵相对应,而且后者往往成为语言学家用来定义条件句的基础。但是仔细分析后会发现,二者差异重重。所以尽管自然语言条件句中的条件对实质蕴涵的逻辑特性有所反映,而且逻辑学家对条件的研究可以给条件句的语言学研究以启示,但是语言学者对条件句的研究不能限于此,而应该从自然语言条件句的丰富现象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解释机制和理论体系。
[Abstract]:The conditions in natural language conditional sentences are often analyzed as corresponding to logical essential implication, and the latter often becomes the basis for linguists to define conditional sentences. But after careful analysis, you will find that the two are very different. Therefore, although the conditions in natural language conditional sentences reflect the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antial implication, and the study of conditionalities by logicians can enlighten the linguistic study of conditional sentences, the study of conditional sentences by linguists cannot be limited to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abundant phenomenon of natural language conditional sentence, the explanation mechan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YY051)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010028012)资助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安;“时”可表示假设[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2 王春辉;;“假设性等级”与汉语条件句[J];汉语学报;2010年04期

3 迟永长;“只要”表哪种逻辑语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刘新友;自然语言“只有”的逻辑意义──兼及自然语言连接词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吕正春 ,徐景茂;“只有……才”句式表达何种假言判断[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董秀芳;论“时”字的语法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贾宝书;;“只有”和“只要”的语法意义辨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陈国华;英汉假设条件句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9 徐盛桓;充分条件的语用嬗变——语言运用视角下的逻辑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聂焱;新议条件复句的范围及分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熙;“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02期

2 陆俭明;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陈保亚;语言哲学的文本解释与结构解释——从虚拟语态看中西方哲学思维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张迈曾;;《语言对思维构成的作用—语言对中西方思维影响的研究》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3年03期

5 钱乃荣;上海方言中的虚拟句[J];方言;2004年02期

6 曹国安;“时”可表示假设[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7 涂光禄;;贵阳方言语气词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文炼;“会”的兼类问题[J];汉语学习;1982年06期

9 张万禾;石毓智;;现代汉语的将来时范畴[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10 胡明扬;语义语法范畴[J];汉语学习;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棉;条件句与相干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李加强;“条件”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理解“条件”[J];宿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3 曹国权;论条件句[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4期

4 许林麟;真实条件句与非真实条件句的区别[J];大学英语;1997年10期

5 李玉红 ,刘琴;英语中“条件句”的多种表示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义;;“不管”和“尽管”不要相混[J];语文教学与研究;1978年04期

7 张文熊;汉语条件句式探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8 景士俊;条件句琐议二则[J];语文学刊;1993年01期

9 刘红英;论“if…will+v”分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陈怀仁;浅谈条件状语从句的表达方法[J];天津教育;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正校;何向东;;实质蕴涵“怪论"新探[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2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诸语义学之比较[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郭世铭;;空概念、零公式与实质蕴涵——答《逻辑研究中有待澄清的若干问题》[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李小五;;虚拟条件句逻辑的恰当性[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5 毛翊;;条件句逻辑的邻域语义学[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6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新探[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7 张清宇;;弱条件句逻辑W的自然推理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8 陈晓平;;谈谈虚拟蕴涵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张留华;;第奥多鲁、费罗与皮尔士[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10 张盛彬;;试论条件句与蕴涵的一致性[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春华;《伤寒论》双结果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李君如;关键在于能否代表[N];辽宁日报;2000年

3 贾春华;《伤寒论》反事实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廖保平;春节申遗:如何从时间的长河里舀一碗水[N];工人日报;2007年

5 ;对“规则”的若干哲学分析[N];文汇报;2006年

6 梅子涵;一把手枪的男孩写成的永远故事[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林圭;固有不然必无不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汤亚平;转型之年重质[N];证券时报;2007年

9 贾春华 王永炎 黄启福 鲁兆麟;以象为素 以素为候 以候为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鄢烈山;全民炒股是一件天大的坏事[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余达祥;条件推理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华;条件推理双重加工的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晓英;现代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吴庄;汉语基数词语义和语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吴国宏;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灿;日语条件句习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曹砚辉;现代汉语条件句的逻辑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关贺明;对If条件句用法的对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唐培培;基于语料库的国际海事公约中条件句翻译的描述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宇红;应用对比分析研究大学英语学习者条件句母语迁移现象[D];郑州大学;2003年

6 杨志芳;蕴涵问题探析[D];河南大学;2002年

7 郭钟庆;论英语“If”条件句中动词形式的语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静;俄汉语条件复句及相关句式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爱军;汉语驴句的篇章表述理论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小波;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违实条件句的认知解读[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6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6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