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修辞的视角看中医翻译
[Abstract]:Traditional ideas emphasize the accuracy and clarity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with the concept of "fuzzy set" put forward by Zadeh,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Peopl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of fuzzy language in life and gradually form a new discipline-fuzzy rhetori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of fuzzy rhetoric in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func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e of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项目(No.D/2008/01/144)
【分类号】:H059;R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宏程;;试论网络交际者与网络言语的语用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惠敏;;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测试中的语用预设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徐莉;戴长江;;从《弟子规》看中国古代的言语交际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吴美玉;;带有歧视含义的“也”的语用预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谢亚军;;从语言哲学视阈谈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璐;;从语用角度试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李智刚;;周星驰电影经典台词的语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唐亮;谭海;;贾母言语交际中的“克制准则”简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马丽丹;;语言交际中的语境与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马薇薇;;浅谈“走鬼”含义及其社会现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杨文睿;;俏皮机智,轻松活脱——利用索振羽的幽默准则分析《认真的重要性》的幽默色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王燕;;大学外语翻译学习策略探讨[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帅;;浅谈王希杰修辞理论逻辑结构[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会话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胡连影;解读《意义(?)文本》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刘千里;情报信号意义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娅;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奥普拉·温弗里脱口秀节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夏尊骥;俄语表情类言语行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木清;模糊修辞与语言中的模糊及歧义——模糊修辞若干理论问题之我见[J];怀化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修辞学习;1998年02期
3 陈意德;论模糊修辞及其美学效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5期
4 陈意德;论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修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5 王芳;浅谈模糊修辞与传统修辞的关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朱宏华;试论英语模糊修辞的“三性”[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陈意德;论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张辉遒;论英汉模糊修辞及其美学效应的共性[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曹钦明,赖淑明;广告语中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10 鲍跃华;略论模糊修辞及其美感效应[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Joe Zhai;;乘风破浪正当时 本土翻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甘柳青;;翻译的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黑龙江省翻译协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5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6 记者 蒋国华;300部译著亮相全省翻译作品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翻译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报;2010年
8 记者 巴桑次仁;全区第二届翻译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2010年
9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杨晓静;歌曲翻译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瑞英;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颁发[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李刚;西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中国[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苏畅;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4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方方;格式塔美学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叶琳;评价理论在童话翻译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0年
8 徐鹏;从《柳林风声》看童话翻译中的儿童本位原则[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李卫霞;王蒙对约翰·契弗小说《自我矫治》的翻译与“季节系列”小说创作:接受与创新[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胡韵涵;在多元系统论视域下翻译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发展的促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6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