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汉语异形成语的规范化问题——以特定异形成语为考察对象

发布时间:2018-09-18 18:47
【摘要】:异形成语指意义相同而个别字书写形式或结构方式略有不同的一类成语。异形成语是汉语书面语的累赘,长期困扰着书面语的使用和规范。"原原本本"和"元元本本"、"源源本本"是一组异形成语,词典对它们的收录及释义有较大差异。通过考察语源、使用频次及分析"原原本本"的语义衍生机制,根据异形成语规范化的尊重原则和理据原则,作者提出了这组异形成语在词典收录和释义上的新识。
[Abstract]:A special-shaped idiom refers to a class of idioms with the same meaning and slightly different forms of writing or structure of individual words. Special-shaped idioms are a burden of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which has long troubled the us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 The original "Yuan" and "Yuan", "Yuan" are a group of special-shaped idioms, which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ir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dictionaries. By examining the etymology, using frequency and analyzing the semantic derivation mechanism of "original",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 and motivation for normalization of special-shaped idio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lexicon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special-shaped idiom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才云;;语言模糊性研究的哲学阐释学视角[J];求索;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珂;;从吴家川岩画与甲骨文的比较看书画同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赵爱敏;;“四字骈语”再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4 娄敏;;别解辞格的多角度透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黄丹华;;“黄”字源流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胡红燕;;试论预设触发词“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汪兴福;;准确把握学习型政党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范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鑫鹏;康健;;《祖堂集》“索”义集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王春光;白云霜;;燕赵成语及其当代价值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姬凤霞;;王朔文学语言“咱”的语用策略与会话含意[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2 陈纪建;;三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建构的方法论问题——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建构的反思[A];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冬青;曹炜;;论成语“望文生义”义入典应当缓行——兼与陈璧耀先生商榷[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得森;;香港粤语阳上阴去相混之始[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吴洁;;从“殳”字说起——浅谈形声字孳乳现象与形声字声符表音“传代”的关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10 Martha P.Y.CHEUNG;;Ji(寄),Xiang(象),Didi(狄棶),Yi(译)—A Study of Four Key Terms in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A];跨学科翻译研究——国际译联第4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之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KIEU THI VAN ANH(乔氏云英);越南北方佛教女性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周欣;我国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学宁;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刘慧;信息检索中用户需求的概念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郑佳;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雷恩辉;民事诉讼若干先决问题案例探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飞;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郎璇;对外汉字教学中字词理据的文化解读[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胜男;基数词的非数目义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鞠龙克;荀子天人观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夏燕;基于汉语概念图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邹仰清;在多维互动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丹华;孙诒让《名原》的文字学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承亮;汉语颜色词“白”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范立红;论符号学美学与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相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林一樵 ,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之分类[J];科技英语学习;2003年06期

3 樊宝英,李洪先;“格式塔”与文学审美品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张良林;语言模糊性的符号学解释[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修;汉语规范化问题的再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S1期

2 范耀祖;电大教学中的汉语规范化问题[J];语言与翻译;1992年04期

3 芜崧;;一部汉语规范学的力作——朱楚宏《汉语规范化的策略与实践》评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双人;总结·探讨·提高——《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综述[J];辞书研究;1993年04期

5 周延云;勇挑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担─—评《汉语规范化教程》[J];大学出版;1994年03期

6 文非;这些“同音异体成语”不规范——与王聿恩先生商榷[J];阅读与写作;2000年10期

7 黄佑源;汉语规范化问题断想[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3期

8 木然 ,明仁;师范院校的汉语规范化及其对中学的影响[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9 郭良夫;词典和词语规范[J];语文建设;1991年06期

10 李行健;;《多用现代汉语词典》序[J];民主;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日新;;汉语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殷焕先;;海峡两岸汉语规范化的思考[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3 许嘉璐;;汉语规范化和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4 黄佑源;;汉语规范化问题断想[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杜青;;读音的烦恼与困惑[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胜梅;;现代汉语中“被”的词缀化倾向[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玉敏;;谈谈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词义选配问题[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曾子凡;;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几项不足[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孙玉文;;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厉兵;爱之深 责之切[N];新闻出版报;2000年

2 李润新;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努力[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李志江;海峡两岸汉语语音规范的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齐沪扬;汉语国际推广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5 记者 梁山;民族语言规范化是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罗猛;专家纵论二十一世纪中国语言学[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潘国霖;关注社会生活 加强应用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徐国柱;汉语国际化的契机[N];光明日报;2003年

9 仲言;影视剧流行说方言?[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塔娜;深化蒙古语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娟;《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朋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3 王琳;从范畴化理论看汉语词法和句法的新变化[D];山东大学;2006年

4 佟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外来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艳平;《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词缀探析[D];河北大学;2005年

6 白云霜;当代汉语新义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冯莉;《现代汉语词典》同形同音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柳燕妮;副词的分类与释义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甘瑾;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条目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常晓芳;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动词释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e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