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假说之“基因”与假说中的立意要旨

发布时间:2018-10-17 13:15
【摘要】:作为语言研究领域的一种假说,语言相对论有关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以及语言表征对现实世界相应感知的论述触发的是语言本质问题,体现了对语言本真意义追寻的思维轨迹,并系统、拓展和深化了历史上的相关理念。
[Abstract]:As a hypothesis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research, the discourse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about language determining or influencing thinking and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perception of the real world trigger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which embodies the thinking track of the pursuit of the true meaning of language. And system, expand and deepen the related concepts in history.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玲;;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检测及其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景萍;;语言相对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梁甜甜;;国外儿童二语习得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班文涛;;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的哲学理据及研究学派[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陈佳;;新沃尔夫主义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6 咸慧;王晓玲;;有关语言与思维二者关系的研究评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曾玲;;语言与思维:绝对还是相对[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8 王颖冲;;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9 李欣欣;;从词汇对认知的影响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10 胡朋志;;理性·科学·跨学科——从有关“语言能力”的论辩看生物语言学的研究方法[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一虹;;“实证性假设”与“启发性假说”——语言相对论的双重解读[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西蒙 H.A.;喻柏林;荆其诚;;汉语语词的短时记忆容量[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王继红;;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盛桓;;语用推理:从原则到模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毕世响;;语词联想测验的理论意义,,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的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璐 房楠;甲骨文借鉴古埃及象形文字?[N];西部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艾童;中国语言和希伯来语有浓厚的血脉联系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玉臣;“语境——纯理功能耦合假说”的多维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恩娟;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内核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舒婷;年龄和学习时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和慧娟;语言相对论实证研究:双语者名词复数标记的认知差异[D];暨南大学;2012年

4 邓宝石;手语象似性对范畴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5 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才年;对动词组内主语假说的质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孙咏梅;维汉大学生的称赞回应策略:对比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畅;儿童语言中的空主语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栾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假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景萱;基于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角度的汉语反语理解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7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