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的机器翻译研究策略

发布时间:2018-10-17 10:13
【摘要】:主要介绍了基于规则、基于实例和基于统计等3种主流机器翻译方法,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翻译中基于规则的理性主义方法和基于统计的经验主义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机器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机器翻译方法的基本思路,阐述了词义消歧中的理性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对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ee mainstream machine translation methods: rule-based, case-based and statistical,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rule-based rationalism and statistical empiricism in machine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hinking of machine translation method combining rule and statistics,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in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chine translation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JBM027)资助
【分类号】:H08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素建,刘群,白硕;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汉语组块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4期

2 刘颖;规则与统计结合分析汉语[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7期

3 解国栋,宗成庆,徐波;面向中间语义表示格式的汉语口语解析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3年01期

4 周强;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汉语词类标注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03期

5 张仰森;曹元大;俞士汶;;基于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中文文本自动查错模型与算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4期

6 傅间莲;陈群秀;;基于规则和统计的中文自动文摘系统[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延勇,周献中,井祥鹤,郭忠伟;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汉语句子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11期

2 蔡勇智;基于最大匹配分词算法的中文词语粗分模型[J];福建电脑;2005年09期

3 李朝虹,陆建湖;现代汉语自动分析研究现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的学科定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李素建,刘群,白硕;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汉语组块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4期

7 张民,李生,赵铁军;基于评价的汉语词性纯概率标注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年04期

8 冯志伟;;当前自然语言处理发展的几个特点[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高升,王晓龙;语句级汉字输入系统中语义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4期

10 高升,徐志明;统计语言模型中词的自动聚类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涛;施水才;张玉杰;吕学强;;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新闻领域新词挖掘[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素建;刘群;;基于混合模型的组块分析技术[A];Advances in Computation of Oriental Language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C];2003年

3 Yuji Matsumoto;;Improving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by Pseudo Samples[A];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First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2004年

4 Hideya Iwasaki;Kumiko Tanaka-Ishii;;An Interactive Proofreading System for Inappropriately Selected Words on Using Predictive Text Entry[A];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First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2004年

5 Changqin QUAN Tingting HE Po HU Donghong J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Institu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sing 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 Heng Mui Keng Terrace, 21 Singapore 119613;Application of Boosting to Chinese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A];Proceedings of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C];2005年

6 Francisco OLIVEIRA;;Unsupervised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and Rules Extraction using non-aligned bilingual corpus[A];Proceedings of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C];2005年

7 Feiliang REN Tianshun Y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Make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in EBMT Practical[A];第20届亚太地区语言、信息和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Yajun Pei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100024 Zhiwei Fe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0010;Representation of Original Sen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by FOPC[A];第20届亚太地区语言、信息和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跃龙;姬东鸿;;汉语依存图库建设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波;;基于依存语法的语料库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Xu Luomai;[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9年

2 隋岩;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有效字符串”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张雪英;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文本自动分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陈晓云;文本挖掘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清才;基于粗集的汉语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7 余传明;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启和;基于Rough集的知识发现及其在汉语处理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杨雨图;支持双语的协同CAPP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曹海龙;基于词汇化统计模型的汉语句法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宣荣;[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热西旦;汉文—维吾尔文双语语料库构建的实验性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孟祥超;网络资源搜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展楣;关系词“是”和“be”的伪歧义分析及判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波;一种基于统计的汉语多义词排歧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廉竹钧;汉语组合型切分歧义字段消歧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7 张丽静;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兼类词处理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苏伟峰;基于概念的文本自动分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耿长欣;网络“净化”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盛;面向真实文本的汉语词义排歧系统[D];山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卫华,罗振声,宫小瑾;中文文本自动校对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1期

2 龚小谨,罗振声,骆卫华;中文文本自动校对中的语法错误检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8期

3 骆卫华,罗振声,龚小谨;中文文本自动校对的语义级查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2期

4 张仰森,曹元大,徐波;基于统计的纠错建议给出算法及其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年11期

5 李素建,刘群,杨志峰;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组块分析[J];计算机学报;2003年12期

6 傅间莲,陈群秀;基于连续段落相似度的主题划分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5年09期

7 张仰森,丁冰青;基于二元接续关系检查的字词级自动查错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1年03期

8 傅间莲,陈群秀;自动文摘系统中的主题划分问题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5年06期

9 周强;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汉语词类标注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03期

10 赵军,黄昌宁;基于转换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模型[J];中文信息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祁;;格语法在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外语;2008年01期

3 徐臻;;试论语言工程的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年02期

4 叶俊;机器翻译中的多义问题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刘海涛;《机器翻译研究》评介[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6 李振亭;任靖娟;;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实现[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冯志伟;机器翻译和它的“代”[J];语文建设;1985年05期

8 F·Z·;自然语言处理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语文建设;1989年04期

9 陈肇雄,王英姿;我国智能型机器翻译研究获重要成果[J];中国科学基金;1997年03期

10 雷赫;;翻译的“经验”与“理性”[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中康仁;;关于机器翻译系统未来的方向[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周国栋;李军辉;钱龙华;朱巧明;;基于结构化句法信息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娜;李济洪;;基于语义标注的中文阅读理解语料库的建设[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马颖华;苏贵洋;;基于概念的自然语言处理[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霄军;;隐喻和换喻的计算综述[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易绵竹;薛恩奎;李绍哲;南振兴;;一种与UNL接口的机器翻译系统ETAP-3概要[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才藏太;;基于规则的汉藏机器翻译系统中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金东日;;在朝汉机器翻译上出现转换的难点[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史晓东;陈毅东;;基于语篇的机器翻译前瞻[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冯志伟;;判断从属树合格性的五个条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刘阳子;中国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进入新阶段[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刘慧敏;多语信息平台让你“读懂”七国语言[N];宁波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贾婧;口语翻译:突破语言通讯障碍的“法宝”[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塔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提供资源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潘国霖;关注社会生活 加强应用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冯志伟;数学是语言学现代化的重要工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高敬云;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进程提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辉;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王立欣;翻译标准自动量化方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谢学敏;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流行语释义信息自动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屈刚;英汉双语短语对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朱聪慧;汉英动词次范畴相关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冯敏萱;论汉英平行语料的平行处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由丽萍;构建现代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段Z诰,

本文编号:2276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76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