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文化接触中语言借用现象的多维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11 01:27
【摘要】:文章从多维的角度梳理了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生存状态,并对未来的可能趋势做出了预测,进而指出语言借用的综合原则,以期满足汉文化的长治久安。
[Abstract]:This paper combs the living state of English loanwords in Chinese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oint of view, forecasts the possible trends in the future, and points out the comprehensive principles of language borrowing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美国加州大学立项编号:P-1-03332
【分类号】:H13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温金海;李淑杰;;从青少年语码混用看语符性质的关系界定[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艳娟;;论王蒙小说中詈语的存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庞铮;;从语言变异看当代社会心理的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黄慧敏;;让人欢喜让人忧——娱乐新闻词语运用面面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戴俊霞;“字”与外来概念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锋;;两性话语差异和礼貌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吴燕琼;;当代汉语新词语中的英语缩略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况新华;熊晓莉;;社会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彭澎;;浅谈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张娟;;汉字的民族认同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李慧;曾智;;试析楼盘广告语对语言得体性原则的偏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段满福;;英语性别歧视现象极其原因探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李灵;;中国英语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京辉;;港式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培训策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昭;;关于计算机辅助PSC评分现状的几点思考[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武红霞;王玲娟;;从汉语词汇探析“鹤”的褒义文化意蕴[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彭憬;;中英亲属词汇不对称体现的“家文化”生活与体制差异[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6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瑛;汉朝双语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梁元;中国民众外语态度及使用十省市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立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超女粉丝团名称和成员身份认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邵磊;大连时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俞彩凤;T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温金海;蒲婧新;;有关“will系情态助动词”一说的形式认知解释[J];外语研究;2007年01期

2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3 董若颖;;大学生口语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6期

4 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吴刚,杜椺,郑小英;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王德春,蔡慧萍;英语借词使汉语更丰富[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黄育才;试析当前汉语中的英语借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杨华;现代俄语中的英语借词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刘兵;略谈现代俄语青年俚语中的英语借词[J];中国俄语教学;1992年03期

6 郭鸿杰;从形态学的角度论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周淑清;;粤方言中的英语借词[J];英语知识;2003年06期

8 徐世熙;法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3年04期

9 罗晓蓉;英汉翻译中的借词现象[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夏新蓉;;符号学视角下英语教学中借词的汉化[J];教学与管理;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陈长生;;如何看待艺术商品性这团迷雾——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多维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王小风;;英汉科技翻译过程的多维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宇弘;;从形态学角度看现代汉语词法的欧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华;;城区传统建筑的创新语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吕舟;;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看意大利建筑的多样性[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7 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C];2005年

8 刘新宇;;基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土地利用控制规划——以山西朔州井坪镇旧城改建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张晓辉;欧阳文;;浅谈建筑趋同与地域性的关系[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谷晓江;陈加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的战略抉择[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言;在文化趋同中选择“姿态”[N];工人日报;2008年

2 丁立威;多维思考巧生财[N];中国特产报;2005年

3 巴曙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多维思考[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4 海美;在文艺美学前沿的思考[N];文艺报;2006年

5 朱俊生;政策利好莫忘市场风险资金入市尚需多维思考[N];中国保险报;2005年

6 萧郎;权力沦陷的多维思考[N];人民代表报;2006年

7 杨鸿玺;缘木何以求鱼?[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陈胜利;全球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两个基本取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朱月潭;今年雨雪灾害发生后的多维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唐玮婕 见习记者 范昕;改造,请把脚步放慢一点[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文颖;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顾珏弘;透过法国媒体分析法语中的英语借词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韩力;汉语中英语借词进化之解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境;文化趋同对翻译可译性限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兵臣;语言接触视角下俄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杨莹;集邮品设计的文化性表现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伍靖;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胡宝华;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陶岳炼;英汉词语互借与中西文化互渗[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1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71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