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use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tudy the rules of Mongolian idioms formation, composition, function, meaning and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Namely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the summary. With references and appendice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it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e topic, the original materials, the research purpose,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innovation point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situation.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Mongolian idioms,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using new theories and new methods to study Mongolian idiom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ngolian idioms research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chapter also expounds many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Mongolian idioms. In the second chapter, based on the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ules and methods of Mongolian idioms,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ongolian idioms by a new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a new viewpoint. The third chapter expounds the whole meaning of Mongolian idioms, the meaning of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meaning of nature and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of classifying the idioms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s and methods. In this chapter, the functions of Mongolian idiom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cultur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then the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factors in each function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raised and the problems solved in this paper. In the appendix part, the Mongolian idioms used in this paper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omposition and present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iom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暨第三届认知语言学暑期讲习班通知[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2 ;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暨第三届认知语言学暑期讲习班通知[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3 ;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暨第三届认知语言学暑期讲习班通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4 ;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暨第三届认知语言学暑期讲习班通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卢有余;;认知语言学对外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6 赵艳萍;;认知语言学建构下的语用研究新视野[J];大家;2011年16期
7 袁雪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8 李园园;;从认知角度看李清照词及其英译中的情感隐喻[J];华章;2011年14期
9 黄园;;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10 占良颖;吴依婷;;英语存现句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设计构思[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胡阿旭;格根塔娜;吕士良;于洪志;;肃北蒙古语复元音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呼和;;蒙古语实验语音学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介绍[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通拉嘎;赵小兵;;论蒙古语词素切分的实现[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图雅;;蒙古语土尔扈特土语元音的固有特性[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敖敏;;蒙古语肃北土语单词韵律模式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姜文斌;吴金星;长青;赵理莉;刘群;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词法分析的生成式统计建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斯·劳格劳;华沙宝;萨如拉;;基于NFA的蒙古语词法分析算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霞 通讯员 包图娅;走向世界的蒙古语[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石向军 通讯员 百音;全国首个蒙古语服务信息平台投入使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哈斯巴音那;鄂前旗社区工作站成为中国蒙古语新闻网第一个旗县工作站[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4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蒙古语可解读契丹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张茧;语言学家来湘论道[N];湖南日报;2007年
7 驻站记者 郭海鹏 通讯员 冰洁;正蓝旗发挥蒙古语标准音优势[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8 勿日汗;汉语蒙古语“血缘”很近,同源率94%[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记者 塔娜;深化蒙古语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音陶格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王海凤;蒙古语熟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林八鸽;《蒙古语连接形式知识库》的建设[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红梅;哈姆尼堪人所使用的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双山;蒙古语科尔沁土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苏义拉;图瓦语中蒙古语借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敖敏;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朴恩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五色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哈斯格日勒;关于蒙古语五畜名称的理据特点[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丽萍;蒙古语网络语言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韩百岁;计算机界面用蒙古语术语规范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萨日娜;关于蒙古语幼畜幼崽名称[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王荣华;扎鲁特蒙古语土话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长青;《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白嘎拉;近十年蒙古语术语规范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香莲;蒙元时期蒙古语与位格的蒙式汉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包志红;《蒙古语语义信息词典形容词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哈斯其木格;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使用情况[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9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7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