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空间语言结构认知的视觉意象

发布时间:2018-12-21 14:27
【摘要】:空间概念在语言学、尤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石。当前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理解包含对句法结构和句子内容进行心理或视觉意象的认知过程。人类的感知系统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样,视觉意象的功能也发挥着着重要作用,视觉系统无意识地,自动地参与言语理解的过程。研究发现带有空间行为的句法和语义结构有多种功能,空间结构影响着视觉意象的方式;动词和名词的空间语义结构所产生的视觉意象也是完全不同的。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pac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other concepts. Curr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udies show that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volv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mental or visual imagery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content. Human perception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 Similarly, the function of visual imag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Visual system unconsciously and automatically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s of speech understand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tructures with spatial behavior have many func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affect the way of visual images, and the spatial semantic structures of verbs and nouns also produce completely different visual images.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国防;视觉表象表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刘列斌;大脑记忆规律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胡安琦;论体育教学中的思维[J];安徽体育科技;1998年01期

4 胡安琦;体育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4期

5 朱琳;智力与创造力关系探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杨海平;对不同级别篮球运动员12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查春华;谢黎红;张夏榕;;对健美操创编者能力要素构成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符明秋;龚高昌;;积极情绪及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0 符臻;“芙蓉姐姐”为何能在网上走红[J];编辑之友;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丽丽;;脑科学、思维科学对珠心算的诠释[A];纪念程大位逝世四百周年国际珠算心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永瑞;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晓;自适应人机交互界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良炎;基于词联接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刘瑞光;短时距标量计时模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建军;基于区域灰度变化率的图像边界检测[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朝华;中学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的成因及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文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杜国君;问题型中学生德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史慧颖;普通中学班主任隐含知识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渊方;初中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鹏;黄艳华;;心理旋转研究概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文馥,徐凡,郗慧媛;3—7岁儿童空间表象发展研究——并与8—13岁儿童空间表象特点比较[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3 林仲贤,张增慧,丁锦红,傅金芝;汉族、基诺族及布朗族7~9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向樱;;《庄子》成语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2 王秀琴;;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空间语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崔山佳;;“V在了N”格式补说三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南宏宇;黄玉果;;试论在“话题—说明”框架中汉语句子的生成关系[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马骅;;语言文化学的表象理论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董运生;;简论“被”字号新词[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王冰;;汉语复音词判定标准述评[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8 顾介鑫;;汉语复合词的中心性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阿布都热合曼·库尔班;胡开兰;;现代维吾尔语里的偏正词组及其在句中的作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万勤;;“八字没一撇”的由来[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玉萍;毛世桢;;PSC朗读语调能力结构的统计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德培;;试谈科技文章的汉语修辞[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4 陈桂成;;说“像”及“似的、一样、一般”[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谢英;;也说比喻的结构[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7 张蕾;;代词“他”的虚指用法及产生原因——兼论“V他+……”结构的特征[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徐晓菲;;浅谈汉英句法之差异[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于江生;;语义指向的形式模型[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袁世全;;中观结构再探——十论辞书框架:第三结构的特性及其他[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心兵;用眼睛来“听”的信息——空间语言[N];华夏时报;2001年

2 肖克芬;简谈体态语言[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姜莉芳;阿美语偏正短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旺喜;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爱梅;网络聊天室里语码转换现象的结构和功能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王珏白;顺应论框架下的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刘正江;现代维吾尔语成语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马欣欣;扩展型前序列的结构与作用—分析访谈节目Larry King Live[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苏改联;中文时尚杂志中语码转换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陈曦;句群中的转折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敏;汉语网聊词汇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过玉兰;现代汉语差比句的结构类型研究及其类型学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罗茵;“X的VP”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和相关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中侠;魏晋碑刻复音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9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89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