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语个体量词“个”和danε的认知语义特征比较
[Abstract]:"G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frequently used individual quantifier in Chinese. It has gone through a cognitive process from metrology to metrological abstraction. Dan 蔚 is a widely used individual quantifier in Uygur. It shows the law that people's cognition is always from the most familiar things in daily life to the unfamiliar things which are far away from the daily life.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BMU-2010-AD-31)
【分类号】:H136;H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小明;;形体单位·类别词·个体量词——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的再认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凌云;儿童语言中的量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4 石定栩;Chomsky句法理论的最新动向[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5 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6 徐烈炯,沈阳;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7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8 魏德胜;《敦煌汉简》中的量词[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9 陈玉冬;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J];古汉语研究;1998年02期
10 周荐之;量词问题拾零[J];汉语学习;198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君;;自然语言元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丹;苏档;;浅论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郑开春;刘正光;;体验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的形式化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冷慧;董广才;李亚男;;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廖婷婷;;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正金;;从认知角度看隐喻与中学英语教学[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7 徐福坤;;“李宇春代言事件”的语言学解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8期
8 陈艳;;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中“牛”的隐喻[J];文教资料;2010年03期
9 陈劲松;;试论语言的“相似性”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作家;2010年04期
10 宋敏;么会玉;;广告中语言文字的认知研究[J];作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董志翘;赵家栋;;敦煌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李文;李淼;张建;陈雷;雪艳;;一种带权值参数的非监督式形态切分方法[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买尔旦·吾守尔;维尼拉·木沙江;;电子词典软件系统中对维、哈、柯文进行自动判别的技术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姜文斌;吴金星;长青;赵理莉;刘群;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词法分析的生成式统计建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吾买尔江·库尔班;阿里甫·库尔班;;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语义角色描述体系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努尔艾力·喀迪尔;彭良瑞;;基于SRILM的阿拉伯和维吾尔文语言模型建立方法[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帆;宣讲爱国主义 促进民族团结[N];经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韩立群 胡仁巴;用双语抒发爱国之情[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姜帆;宣讲爱国主义 促进民族团结[N];经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韩立群 胡仁巴;用双语抒发爱国之情[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汪俞佳;让语言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王书林 通讯员 赵剑琪;伽师:“双语”学习助力提升审判质量[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通讯员 王兆龙 田甜;农三师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N];兵团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李平;新疆特警开展暖心活动[N];人民公安报;2011年
9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柳文华;我州开播全疆首家地州级维吾尔语行风热线[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3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4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论回鹘人行为态度的伦理化[D];复旦大学;2010年
6 帕提古力·麦麦提;基于向心理论的维吾尔语语篇回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金菊花;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娇;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英词汇范畴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红;中日两语“左、右”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暴学奇;基于认知语言学之汉英类义联想词典理论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李雪;对个体量词「P」、「~つ」和“个”的认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尹国嘉;从心理认知角度探究大学阶段二语词汇隐喻式教学法[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楠;2008中国奥运会记者访谈的动态交际语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楠楠;等级幽默中的概念转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义山;圆状量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一佳;现代汉语“V都V了”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娜;"一X一Y"结构构成与意义的认知解析[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8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