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气在朗读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9-01-28 12:42
【摘要】:正在朗读中,语气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甚至可以说,朗读学实质上就是"语气学"。因为语气是情、气、声的结合体,所以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据此,我们可以将语气的运用大致归纳为十条规
[Abstract]:In reading aloud, mood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we can even say that reading aloud is essentially "tone science". Because the mood is the combination of emotion, qi and sound, so what kind of emotion produces what kind of breath, what kind of sound state. On this basis, we can generalize the use of tone into ten rules
【作者单位】: 广东省湛江师院基础教育学院;
【分类号】:H0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锐;崔江;;等我也长了胡子[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07年06期

2 杨楠;;朗诵艺术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郑晓春;;论汉语言学习中的“美读”[J];儿童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4 毛力群;试论言语的声音形态[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刘先之;朗读中的“停顿”[J];唐都学刊;2001年S1期

6 林小鸽!外语教研室,邓玉荣!外语教研室;在英语精读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蒋萍;朗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5年02期

8 白朝霞;;关于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题(2001版)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周莲存;;也说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朗读[J];青海教育;2010年04期

10 王亚芳;;“读”出英语好成绩[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莹莹;朱维彬;;基于新闻言语数据库的语气标注及其韵律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梁志坚;;礼貌原则与外贸英语函电的语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4年

3 黄怀飞;;浅议《综合英语》课文注释的准确与规范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章雪苓;;由“语气”看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异同[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丽娟;白学军;沈德立;闫国利;;朗读条件下词切分方式对说明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章蕴玉;;朗读·语感·语文素养[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文娟;;从辛笛诗的声音看新诗的抒情策略[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费洁;;吸纳 对话 表达——“有感情地朗读”引起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邱明皓;;奏响阅读“三步曲”——谈低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章艳林;;关于一堂好的阅读课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丹丹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首部以语气成分用法作为编写对象的词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会泽县大海乡布多中心学校 保开珍 刘树仙;朗读——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3 雷 敬;老年朗读 其乐融融[N];河北日报;2002年

4 昆二十中 马晓平;通过朗读和背诵训练学生的语感[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5 高文;老布什夫人的“朗读教育法”[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茅坪小学 韩庆英;指导学生情感朗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布什信收悉,普京说给俄美带来希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本报记者  赵江山;央行语气和缓 加息时机待选[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新华社记者 万一 李亚红;为国家留下记忆[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晓;爱心和执著感动深圳人[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常年;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佳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询问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罗黎丽;五周岁汉语儿童的言语交际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丽春;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2 钟艳平;毕业典礼演讲词的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海萍;从功能语法角度论霍克思译本中王熙凤个性化语言的翻译[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浩;美国国情咨文中语气和情态的人际意义[D];外交学院;2008年

5 陈洁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研究企业简介英译人际元功能的实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周佩虹;从语篇分析角度浅谈英文广告标题的翻译[D];暨南大学;2008年

7 魏红;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人际意义的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玉华;中英文招聘广告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鎏;英语书面化妆品广告中的人际意义[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张雪平;副词“可”的功能及其来源和演变[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