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信阳地区方言影、疑母的今读情形及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19-01-28 13:59
【摘要】:从今读来看,信阳地区方言影、疑母的演变类型跟北方方言一样,但从深层次分析,影疑母的演变类型跟南方方言一样。信阳地区方言属北方方言,而影疑母演变却跟南方方言一样,这主要是由于明初的江西移民所致。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sent reading, the evolution type of the dialect in Xinyang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but the evolution type of the shadow suspect mother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outhern dialect. The dialect of Xinyang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dialect, but its evolu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outhern dialect,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emigration of Jiangxi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世方;;北京话古微疑母字声母的逆向音变[J];语文研究;2008年02期

2 赵学玲;;汉语方言影疑母字声母的分合类型[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力;;黄佐近体诗用韵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蒋雯;;从《兵要望江南》的押韵特征看作者所属时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文静;杨超;;从“我”说起——四川话■声母来源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徐麟;《太素》灵溪精舍抄本校勘价值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梁春胜;曹植集校读札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陈祝琴;;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平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 何自胜;;六安方言字词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黄交军;;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貌哨”一词义正[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芬;;普通话零声母w音[v]读地域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安;;汉藏语系语言诗歌押韵情况简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6 曹oT;;敦煌遗书笺注本《切二》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一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9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威;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娟;临沂方言零声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员平平;“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旭玲;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影疑母的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贺巍;;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3期

4 林焘;北京官话区的划分[J];方言;1987年03期

5 太田斋,曹志耘;浙江云和方言音系[J];方言;1998年04期

6 王临惠;山西临猗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2003年03期

7 钱曾怡;长乐话音系[J];方言;2003年04期

8 秋谷裕幸,,曹志耘;浙江庆元方言音系[J];方言;1998年01期

9 李子君;十七世纪北京话声母系统[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10 孙建元;中古影、喻、疑、微诸纽在北京音系里全面合流的年代[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侍建国;;沭阳音系及其历史演变[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2 李爱丽;;试论古汉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历史演变[J];兰州学刊;2006年09期

3 李素英;侯伟玲;;《聊斋俚曲》中的选择疑问句研究[J];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4 陈遵平;;遵义话的儿尾[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白云;;从“空格”现象看象州u嵓一耙粝档睦费荼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贺炜;;论“得”及其语法化的过程和动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7 王文胜;;非语言因素与吴语处州方言的分布和演变[J];语言科学;2009年06期

8 张伟权;;土家语地名的特征——以湖南省龙山县土家语地名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枫;;“问答”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吴安其;;侗台语语音的历史演变[J];语言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龙妹;沈美芳;;漫谈标点符号[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2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林穗芳;;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基于中外一些语文词典的比较借鉴[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4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鲁川;;现代汉字的字符分析[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吴洁;;从“殳”字说起——浅谈形声字孳乳现象与形声字声符表音“传代”的关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关于汉语词类系统历史演变的思考·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钱多秀;;译者的素养要求[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庞可慧;我国姓氏中的一字多姓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2 刘永耕;“弘、宏、洪、鸿”四字的分工和异形词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刘永耕;同音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赵超 丁可宁;《汉字部首表》五月起实施[N];西部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k淑娟;古o"姙三P 心理R諍^概念X4奮_Y系}q及其kw史演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Pawel Matulewicz(帕维尔·玛突来维切);吴语瓯江方言韵母演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唐伶;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任玉函;朝洰後期o"姙教科f鴬炑匝芯縖D];浙江大学;2013年

7 王文胜;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强;海原方言音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婉;四川成都话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双丹丹;“种植”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荆萍;试论古汉语“出售”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艳芳;“会”的历史演变考察[D];广西大学;2006年

6 李兵宜;四川平乐话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雪霞;“NP的VP”探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艳;汉语并列连词的历史演变[D];吉林大学;2004年

9 孟祥宇;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高龙;汉语“切割”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7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7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