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跨学科建构:国内外口译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19-02-17 09:48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和中国的口译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口译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跨学科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拓展口译理论研究,把口译研究置于更广阔的跨学科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实证和描述。
[Abstract]:Practice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has proved that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interpretation studie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depends on the results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interpreting, put it in a broader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and demonstrate and describe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level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0388]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项目[08009]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庚申;刍议我国口译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翻译;1990年02期

2 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3 蒲艳春;从释意理论的发展看我国的口译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纪康丽;口译与信息处理[J];外语研究;1996年04期

5 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腊萍;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欧阳芳怡;;谈谈“语义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3 李茂林;;从读者角度看广告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4 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刘丹;《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与中国民族文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徐朝友;重视翻译教材编写的质量——从《英译汉技巧新编》谈起[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陈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分析与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黄文英;;互文性与翻译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何恩;;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英文)[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10 李特夫;中国译学标准的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凌;论同声传译中的省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2 冯纪元;中英文广告翻译的功能派理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刘卫东;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凤安;口译理论及口译活动中的常见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昂;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叶常青;析评《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魏静;科技翻译的艺术性[D];重庆大学;2002年

8 刘春玉;意义·风格·功能[D];四川大学;2002年

9 顾芙蓉;《理智与情感》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10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康丽;功能语法与口译教学[J];福建外语;1997年01期

2 汪敬钦;“句子”概念与汉英口译训练[J];福建外语;1997年02期

3 胡清平;关于技术口译质量量化评估的建议[J];中国科技翻译;1990年01期

4 胡庚申;刍议我国口译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翻译;1990年02期

5 杜云辉;现场口译实例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02期

6 赵军峰,刘洪泉;论口译中的语体识别与对等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03期

7 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8 陈旭英;口译技巧的比较及综合运用[J];外语教学;1997年01期

9 纪康丽;论口译教学[J];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10 胡庚申;近年我国口译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伟合;口译理论概谈[J];语言与翻译;1993年04期

2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3 王瑞昀;口译的认知与口译教材的编写——跨学科口译理论在《英语口译教程》编写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4 穆雷;第二届全国口译理论与口译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中国翻译;1999年01期

5 孔菊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蒋凤霞;吴湛;;口译的跨学科理论概述[J];外国语文;2011年02期

7 蒋文干;;口译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帅林;;跨学科口译理论研究在中国[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3期

9 于洋;;从文化视角看释义理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口译理论基础初探[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康志峰;口译中听、译两种焦虑模态的认知心理管窥[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赖yN华;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凤安;口译理论及口译活动中的常见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磊;论技术口译译前准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高永欣;口译理论认知调查与口译认知理论[D];厦门大学;2007年

4 梁靓;论外刊新闻阅读与口译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吕婕;以跨学科的视角论口译理论的认知基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赵逸亚;专业口译培训项目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雅;论口译中的自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杜姗姗;口译及其在汽车销售中的作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湛意;口译理论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5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25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