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隐喻与多模态意义建构——以汽车广告为例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 of image grammar established by Kress van Leeuwen [1] is the lack of cognitive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e meaning of visual space can be regarded as a metaphorical mapping between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abstract meaning. In multimodal visual discourse, spatial metaphor constructs social re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rough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s language, image and other meaning carriers into a coherent whole. At the same time, as a discourse strategy, the alloc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spatial elements reflect the author's textual purpose and influence the reader's thinking and action.
【作者单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系/多模态研究实验室;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007032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素音;;多媒体英语课堂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和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晓娜;;多模态话语分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海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田鑫;;大学英美文学赏析中多模态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5 王梅;;国外道歉语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彭漪;杨海燕;;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赵秀凤;苏会艳;;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张时倩;;中外两则企业图标的多模态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杨洪玉;;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标识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广州;;从多模态话语理论角度来看交际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乃军;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电影作品及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恩华;篮球赛事网络英语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艳艳;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商业广告语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莎;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祖华;多模态话语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荫;上海世博会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蜀君;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顺臣;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韵如;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飞;;英语中介词over的空间隐喻探讨[J];中学英语之友(中旬);2010年Z2期
2 张凤;俄汉空间隐喻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何向妮;魏晓斌;;英汉空间隐喻的认知透视[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贾艳春;;隐喻作为词汇多义性的理据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5 陆建茹;;汉语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6 李庆明;和斐;;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唐阳;;时间概念空间隐喻的英汉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6期
8 周静;垂直性空间隐喻初探[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李金秀;黄清华;;空间隐喻的共性与个性[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10 崔凤娟;;IN/OUT(容器图式)的空间隐喻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晓迪;;社会地位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发展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田菊萍;;浅谈电视天气预报广告征集策略[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钟建安;叶耀荣;楼R,
本文编号:2426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2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