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4-10 13:31
【摘要】:认知语言学包括两个学派:形式学派和意义学派。学者们一般把形式学派称为第一代认知语言学,把意义学派称为第二代认知语言学。两派都属于认知语言学,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反对物理主义-行为主义,主张通过语言研究来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近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理论演绎与描写分析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认知语言学已成为自然语言分析与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本文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研究重点的论述,整理出了其研究方式的理论特征,以期对其理论导向与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推测。
[Abstract]: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sists of two schools: formalism and meaning. Scholars generally refer to the formal school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meaning school 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Both schools belong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cause they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y oppose physicalism-behaviorism and advocate the study of human thinking process and cognitive strategy through language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both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 At prese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y in 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 and its research focus are discussed, and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e analyzed and speculated in the hope of analyzing and speculating it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蜚声;;雷柯夫、菲尔摩教授谈美国语言学问题[J];当代语言学;1982年02期

2 陈原;;新技术革命和语言学的新观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王维成;;语言的发生研究和认知研究论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程琪龙;;汉语新层次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德克·吉拉茨;榕培;;词汇语义学史略(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年03期

6 桂诗春;认知和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3期

7 RenéDirven;张恭瑾;孙骅;;教学语法概述[J];国外外语教学;1991年01期

8 廖秋忠;;也谈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当代语言学;1991年02期

9 陈建初;;汉语语源研究的文化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10 王秀丽;;第3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明年召开[J];当代语言学;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宇明;;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沈建新;;住院结核病人的心理及护理体会[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3 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贺荟中;;小学儿童汉语阅读能力与语言认知、工作记忆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刘伊俐;;从关联理论看书面语篇中的语境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肖模艳;;从认知角度看“高”词义变化——兼论隐喻构词[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文旭;;隐喻的符号学解读[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王振华;;交叉质询双方的语言优势——辛普森案法庭语篇的“情态”分析[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仁;如何选购翡翠[N];金融时报;2001年

2 杰代特;翡翠选购有诀窍[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王渐进;人体不是一台机器[N];发展导报;2002年

4 惠恩举 单风联;如何给母驴配种[N];江苏科技报;2002年

5 ;无公害鸡蛋生产 饲料选择有讲究[N];云南科技报;2002年

6 王均;紧密联系中国语言实际的语言理论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总参兵种部老干部大学一分校学员 刘立发;临摹 为走自己的路[N];中国老年报;2003年

8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晨光;肉用驴哺乳幼驹咋饲养[N];陕西科技报;2003年

10 陈卉;扈彦明的养兔经[N];陕西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丽蓉;隐喻——语义迁移的动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晓梅;新时期汉语词义演变原因探索及其他[D];延边大学;2000年

3 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4 何琼;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郑珂;中英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李轶;词义变异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童小娥;副词“还”的各项意义的演变及其语义网络系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10 张爱珍;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55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55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