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认知学与翻译学结合的新起点——《翻译与认知》评介

发布时间:2019-05-14 13:14
【摘要】:正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西方译界出现从译作到译者、从成品到过程的转向,翻译界开始引入认知学的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认知科学为研究译者大脑黑匣子的运作过程、进而建立翻译过程实证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与灵感,为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学科视野;而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些认知学分支学科中的重要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20th century, with the turn from translation to translator and from finished product to process in the western translation field,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cognitive science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ognitive science provides a valuable method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translator's brain black box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mpirical model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brings a new subject vision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cognitive proces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ome branches of cognitive scie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基金】:2009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文学译者的词汇搜寻与心理决策过程模式究”(WYN09004)阶段性成果 中山大学2008年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学译者的译词选择与决策过程”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翻译方法及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2 刘金龙;;翻译心理学研究的新收获——刘绍龙《翻译心理学》评介[J];民族翻译;2008年02期

3 蒋燕;;《翻译学》评述[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4 罗峰;;从翻译学学科建设看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纪蓉琴;;元语篇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戴庆厦;;论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J];民族翻译;2008年01期

7 肖维青;;技术 合作 专业化——蒙特雷国际翻译论坛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1年04期

8 王东风;;“《红与黑》事件”的历史定位:读赵稀方“《红与黑》事件回顾——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二”有感[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9 赵巍巍;;文体学中的一、二元论之争与翻译[J];山花;2011年18期

10 魏文婧;颜学金;;文与质不等于当今的直译与意译[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光军;;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与范式体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萧立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汪敬钦;;译学断想——翻译学:比较研究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穆雷;仲伟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王爱莉;;翻译即文化移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咸立强;;译入语与文学汉语的现代想像[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余平;;论“文本间性”与习语的翻译——文化意象翻译研究之二[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倩;;力求唯真求实——浅谈翻译中的“还原”问题回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迅;我国大陆首批翻译学博士“出炉”[N];文学报;2008年

2 姜秋霞;翻译学: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苏华 陈小玉;推进彝语文翻译事业新跨越[N];凉山日报(汉);2008年

4 王宁;翻译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李景端;翻译的第二基本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张柏然;发展中国的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7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 陈汝东;话语学研究现状与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10 赵宗禧;北京老字号全球征集中餐译名[N];西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2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3 崔泳准;《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套格敦白乙拉;蒙古语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雷;译学词典的本体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赵刚;汉英词典翻译的篇章语言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强;中西翻译理论的文化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蔡静;英汉修辞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娟;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志华;谈“文质之争”及其对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意义[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张姗姗;原作背景信息与翻译过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伏春宇;翻译过程中意义运作机制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柴焱;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对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顾玉萍;严复、奈达、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吕立松;翻译研究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温都胡;汉语和蒙古语比喻格的特点及翻译表达法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7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