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19-05-15 16:35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和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的传承与依靠文本的传播)。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Zheng Xuan's notes in Sui Zhi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with Han Zhi, this paper holds that Zheng Xuan represents a new paradigm of biographies, that is, text-oriented notes, which is a new stage of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notes in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macro conside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and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essence of the division of ancient classics. I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ransmission stage and note stage)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mod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heritance (relying on the inherita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ext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I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有卫;;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精盛;;郭编《古代汉语》指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陆生发;;浅谈“鬼才”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李杰;;《韩非子》中的助动词“欲”与“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俊潮;杨定;;蜚”、“,

本文编号:247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7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