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略论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的象征意义

发布时间:2019-06-01 21:12
【摘要】: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由于处于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渡的阶段,因此,很多文字的象征涵义相当直观而丰富。诸多反映在东巴图画象形文中的象征意义,比如纳西族有些重要的传统观念与特定神yG的关系、象形文中很多肇源于宗教的伦理观念、东巴象形文与特定社会组织间相关的象征意义等,都是极其富于文化意义的。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中有与甲骨文象征意义相近而又微妙不同的字词,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和审美观。
[Abstract]:......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巴教通论”(项目批准号:04XZJ001)阶段成果
【分类号】:H25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秦国林;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平议[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3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第三声听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梁伟明;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J];编辑学报;2000年02期

5 汤云航;女娲神话考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戴峰;清初经世文风的鼓荡与转折——以唐甄《潜书》为中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7 刘宛;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8 刘晓梅;新词语的词源研究概述[J];辞书研究;2003年02期

9 张萍;从国家本位到公众本位——建构我国城市规划法规的思想基础[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4期

10 熊志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D];北京大学;2001年

2 杨正瓴;时间序列中的混沌判定、预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3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田进文;从细胞到人体的阴阳五藏之演化及肝藏生理病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郑飞洲;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阮仁良;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机理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张卫国;企业边界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五;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阎伟;原始思维对《老子》和《庄子》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吕晶华;“台湾意识”剖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6 王美钦;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7 刘峥;紫外光谱法在药物多组分同时测定及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2年

8 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缘战略·中国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9 成荫;南宋临安饮食服务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凤海;法治视野中的政治文明[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生;;纳西东巴文随笔三则[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2 习煜华;;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中的历史沉淀[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3 ;我国语言文字知多少[J];天津政协;2011年05期

4 刘悦;;对东巴文异体字中所见繁化现象的思考[J];阅江学刊;2011年03期

5 吴超;;纳西东巴文字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再生[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会意兼声字分析[J];中国文字研究;2010年00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2 林向肖;;东巴文、东巴经形成时代的探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3 和发源;;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的起源问题[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4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甲荣;;东巴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6 姜竹仪;;纳西族的象形文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7 和力民;;东巴教与东巴文——论东巴教在东巴文发展中的作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8 王元鹿;;纳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的原始思维[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9 唐汉章;;浅论东巴、东夷象形文字之演化[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石尚昭;吴支贤;;水族文字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佩;东巴文——传承纳西族文化的象形文字[N];中国档案报;2001年

2 欣华;纳西东巴文陷入失真困境[N];西部时报;2007年

3 江世震;纳西语言文化教材出版[N];云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琨邋实习记者 李铎业;让更多纳西族孩子会说纳西话[N];西部时报;2007年

5 陈宝辉;活着的象形文[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记者 杨跃萍;让“活”着的象形文字重焕生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李方清;活化石——东巴文[N];湖北日报;2005年

8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纳西东巴文活着的原始文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水书:水族古文化的神秘传承[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张悦;民族语言渐消亡 徒留声声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钟耀萍;纳西族汝卡东巴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思贤;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静;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悦;基于异体现象描述的东巴文字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纳西东巴经《恩恒尼汝、高勒高趣的故事》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孔明玉;纳西东巴经《给死者换寿岁》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郑长丽;《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跋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梁进;纳西东巴经《哥来秋招魂的故事》版本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毅;纳西东巴经《黑白战争》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刘lm雪;纳西东巴经《大祭风·超度男女殉情者·制作木身》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杨阳;纳西东巴文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佳;《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祝福语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子涵;纳西族四种文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全华玲;纳西象形文字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0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90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