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开口呼字的声母在清末官话和现代方言中的分化

发布时间:2019-09-18 15:40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中古影疑两母开口呼字在十九世纪三大官话方言中的声母读音及其在现代方言的演变。开口呼字的影疑两母在西方人编撰罗马字官话著作有三种不同的声母拼写方式:拼作-母,拼作-母,变作零声母。文章研究发现,不同音系性质的官话,对开口呼字的声母有不同的拼写。从现今官话地区的方言来看,开口呼字的声母演变基本上还是延续十九世纪各地域性官话方言对这个声母拼读的差异,开口呼字的声母在现代北京和南京方言还是零声母,而在现代成都方言则以读-母为常。
【作者单位】: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甄尚灵;成都语音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01期

2 黎新第;近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的构成、演进与量化分析[J];语言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业政;从桓欢韵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刘夏君;;针对母语方言的英语语音偏误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谢群霞;;成都方言名词重叠的类型、表义及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黄尚军;;成都话音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郑奇;邵雪梅;;说“翟攴”(戳)——兼谈伍巍《析“{伞薄分械囊桓鑫侍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伍巍,蒋尊国;汉语方言中表示“拨出(饭菜)”的“减”[J];辞书研究;2005年03期

7 彭泽润,彭建国;“南岭方言群岛”:方言学的新大陆[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8 钟敏;;常州话的文白异读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9 邸宏香;;明末清初山东方音与现代东北方音的承继关系——以《醒世姻缘传》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胡萍;离散式音变的方言新证——以关峡苗族平话ou韵的来源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彭泽润;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进安;《韵学集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孟万春;商洛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高龙奎;《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毅;宋代潼川府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伟民;衡阳、邵东两县交界地区的过渡型方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春蓉;湖南洞口县黄桥话的语音研究及其系属问题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永新;湖南宁远县中和平话的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耿军;《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林芝雅;浙赣闽交界官话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杨荣华;四川安岳大平话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凌;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美红;郝氏《义疏》方俗语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英亚娟;零声母音节演变成辅音声母音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新第;南方系官话方言的提出及其在宋元时期的语音特点[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黎新第;明清时期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甄尚灵 ,张一舟;《蜀语》词语的记录方式[J];方言;1992年01期

4 耿振生;论近代书面音系研究方法[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5 黎新第;官话方言全浊清化的一颗活化石──四川境内的现代“老湖广话”及其他[J];古汉语研究;1994年02期

6 聂鸿音;;女真文中汉语借词的音韵特点[J];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7 刘云凯;历史上的禅日合流与奉微合流两项非官话音变小考[J];汉字文化;1989年03期

8 张竹梅;试论《琼林雅韵》音系的性质[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叶宝奎;《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学玲;;汉语方言影疑母字声母的分合类型[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2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FYS;;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市举行[J];中国语文;2003年05期

4 任翔宇;范学建;;论“疑”母、“影”母的演变[J];语文学刊;2009年04期

5 本刊记者;;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贵阳举行[J];语言科学;2004年01期

6 ;第二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1年01期

7 高晓虹;;官话方言宕江摄阳声韵知系字读音分合类型及其演变关系[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8 ;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第五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J];方言;2009年02期

9 ;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第五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J];中国语文;2009年03期

10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士云;;说“爷”和“爹”[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李红;;《广韵》异读研究述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茂林;刘新中;;两阳粤语阳江话几个辅音的语音学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刘丽梅;;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普通话训练的多维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5 蔡丽华;;中古四等韵介音研究综述[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张波;;内蒙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7 步新娜;;天津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及教学对策[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亓海峰;;莱阳方言次浊平声变化的社会语言学考察[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程;曹文;;阜新方言单字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燕来;官话方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2年

2 伊火;学界研讨当代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课题[N];光明日报;2002年

3 单位河州中学 党志才;试谈临夏语区“普测”语音难度[N];民族日报;2010年

4 培泉;《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领域的又一部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5 崔立勇;大学专业是个啥[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何广见;普通话声母杂说[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谭道博;乡音如歌赤子情[N];光明日报;2002年

8 罗静;南大教师获“青年语言学家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陈荣岚;汉语方言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N];文艺报;2004年

10 逸天;浅谈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许們;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5 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马德强;重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郑焱霞;湘桂边界南山乡话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英敏;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英亚娟;零声母音节演变成辅音声母音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芝雅;浙赣闽交界官话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杨波;现代苗语方言鼻冠音声母声学实验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军;山东方言语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巍;《拙庵韵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健;中古拟音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李亚洲;中古音“等”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7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7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