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二语习得中自动性争议焦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4 02:12
【摘要】:二语习得中自动性研究涉及范围广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对二语习得中的自动性现象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做出不同诠释,得出不同结论,分歧较大,主要有三大争议焦点:一是自动性现象有哪些特征;二是自动性与非自动性是自动化过程严格意义的二分法模式还是处于变化连续体的两端;三是自动化过程是量变过程还是质变过程。自动性研究中的这些争议一方面给研究带来一些麻烦,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自动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波;;信息加工模式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4期

2 周平,张吉生;论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的互动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3 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年03期

4 易金兰;语言负迁移现象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双面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杜小红;从母语习得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1期

6 张红霞;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学习写作[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7 李炯英;;二语学习策略的多元分析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8 马英;;词汇组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9 陈三东;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建芳;;适当的词汇学习策略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正午;;企业实现自动化过程中的SCADA与RTU综述[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2 王天书;江华;;Oracle触发器技术在冶金自动化过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汪家道;陈大融;孔宪梅;;铁谱诊断自动化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4 于丽娟;段钰;梁秀艳;;~(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隆祉;郭聚豪;;β塑料薄膜测厚装置在农地膜吹塑机生产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6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吴慧;;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9 彭昆湘;;语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于丽娟;段钰;梁秀艳;王欣;陆佩欧;王文志;;~(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探查转移灶中的价值[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赵建会;母语迁移和二语习得关系之我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陈琳;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岳阳师范学院 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N];光明日报;2001年

4 受访嘉宾:薛毅: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袁洪庚:兰州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佳欣;外语教材:是否要原汁原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缪迅;英语教学“一条龙”要舞起来[N];文汇报;2006年

6 ;商务运营成本是一个整体概念[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选择防火墙审查产品9大要点[N];网络世界;2010年

8 本报记者 武淑贤;系统集成助力速冻生产实现全程自动化[N];中国食品报;2011年

9 潘春娟;焦家金矿打造智能化选矿标杆[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6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元花;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提升谓词的习得:语义启动和句法启动的综合分析模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郑超;IP外名词性结构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始重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9 暴丽颖;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艳;自动化过程控制技术应用于氨基比林工艺生产过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声威;产出性练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周文慧;情感过滤对二语习得输出过程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正胜;中国学生对英语Tough结构的习得[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朱恒华;计算机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黄小艳;中国学生英语心理动词习得中的参数重置[D];武汉大学;2005年

7 史莹娟;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文琦;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黄茜;二语习得理论批判性分析和对话建构主义假设[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瑛;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