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差比句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3 07:05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留学生差比句习得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差比句各小类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效果,以期为大纲制定、教材编写以及差比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采用横向调查法获取所需数据,对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测验,以保证测试的科学性。 本研究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对前人时贤对汉语差比句的本体研究、习得研究以及教学研究问题进行分类概括。 第二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者对汉语差比句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和运用状况,对所获取的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以掌握差比句习得的实际状况。 第三章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以考试所获等级和国籍这两个变量选取了150篇留学生作文,对其中的差比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测试语料和自然语料进行对照分析,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受控和自发表达两种语料异同表现进行解释,从而了解汉语差比句的习得全貌。 第四章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所使用的教材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学大纲入手,分析教材和大纲中涉及到的差比句小类,并对教材和大纲的契合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留学生汉语差比句实际习得情况对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探讨留学生在习得差比句时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解决的方案。 第五章是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文末附录(包括调查问卷、自然语料中析出的差比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本文编号:258212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2 邵敬敏,刘焱;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3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层级划分与项目排序问题[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4 何元建;;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句法结构[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5 周小兵;刘瑜;;汉语语法点学习发展难度[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6 郑懿德;;对外汉语教学对语法研究的需求与推动[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7 李大忠;;“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1期
8 徐燕青;;“没有”型比较句的初步考察——兼及“不像”型比较句[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
9 钱旭菁;;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
10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峰;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2 沈怡;初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比较句习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董斌;对外汉语精读教材“是”字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谢晓慧;三套对外汉语初级精读教材中的“有”字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