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竹;;从构式看“被+VI/AP”结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付慧琳;戴卫平;;构式语法的特色与局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刘昕;王维波;;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熊荣敏;;聚焦理论的认知参照点阐释[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5 唐建南;戴卫平;;Langacker认知语法与Goldberg构式语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6 江娣;;“去××化”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邓媛媛;;“X无可X”构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寅;;框盒图:构式语法的形式化方案[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9 赵勇;施应凤;;从认知参照点视角探讨蕴涵的等级性和语义预设的关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曾萍萍;毛继光;;“越X越Y”构式解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寇金凤;;浅析用于商业宣传的谐音仿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禀诚;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丰蓉;构式语法视角下“起来”中动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沈冲;从汉语儿童语言习得角度浅谈构式语法[D];辽宁大学;2011年
3 黄巾格;“被+X”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程锦;多模态语篇连贯的认知参照点阐释[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黄学强;构式语法下英汉被动构式功能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7 彭星星;从构式语法看汉语谐音仿拟[D];湖南大学;2012年
8 朱小静;基于EC模型的汉语“比X_2还X_2”构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胡素珍;汉语动结构式的认知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领;基于MIM模型的现代汉语V给构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86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