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总十二属”正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山;;说“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乔俊杰;王施惠;;《说文》“总十二属”正义[J];汉字文化;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许慎说解为“菜者”之补释[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2 冉庆贵;;汉字部首音义略谈[J];咬文嚼字;2010年02期
3 马园园;;「ている」和「着」的对比研究[J];林区教学;2010年01期
4 田丹丹;;英汉动词“时”和“体”范畴的比较研究[J];网络财富;2010年03期
5 李索;;说“惯”[J];语文建设;2010年02期
6 常荣;;《说文解字》糸部颜色字的文化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肖振鸣;;《说文解字札记》题记[J];博览群书;2010年01期
8 陈世齐;;咬文嚼字说“研究”[J];中国核工业;2010年03期
9 黄思贤;余淑芬;;从《说文》中的相关字看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其发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郭洪丹;;通过《说文解字·女部》字透视古代女子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祥艳;;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韩永学;;“自然辩证法”之汉字别义[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An Application of Regular Expressions in the Extra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Terms with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s[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1)[C];2010年
5 张能;高福聚;;古汉字中的建筑遗迹[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唐庆;范恒;胡慧;;《伤寒论》胃家实含义探析[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7 刘敏;王庆国;李宇航;闫军堂;;《伤寒论》“大黄如博x佔哟蟆笨急鎇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8 朱立侠;;古代诗歌语音表述形式考[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钱明锵;;莫把吟坛变“看坛”——略谈诗词的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10 胡慧;方羽翠;王向荣;;“中庸”思想与护士形象美[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润健;兔年将至专家说兔[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深圳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 杨力民;谈创意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朱爽;移动的学校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天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徐冰:传统和前卫是一个东西[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记者 张晶;两项“世界之最”将亮相生态文化节[N];江西日报;2010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徐冰:传统和前卫是一个东西[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记者 张晶;两项“世界之最”将亮相生态文化节[N];江西日报;2010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徐冰:传统和前卫是一个东西[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记者 张晶;两项“世界之最”将亮相生态文化节[N];江西日报;2010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徐冰:传统和前卫是一个东西[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文芳;古代刑名诠考[D];浙江大学;2009年
2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雅芬;桂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赵鸿君;“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8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莎;李阳冰事略与书艺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欣;《说文解字·女部》形声字字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吕笔锐;“六书”在现代汉字标志构形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东风;《转注古义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先;胶南方言语法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6 王晓芳;《说文》“日”部字文化学例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菊;《说文解字》水部字的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奕升;汉语零起点美国高中生汉字学习问卷调查及教学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刘婷婷;汉英语言中反义同形词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张莹;“汉字式”标志在传播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