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元耀;壮语的后置状语[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2 蒙元耀;壮傣侗语言底层之比较[J];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3 蒙凤姣;七百弄壮语表示性别的词[J];民族语文;2001年06期
4 韦达;壮语歇后语与壮族的幽默性格——壮语熟语文化系列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5 郑贻青;壮语德靖土语的否定方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韦景云;那新壮语的描绘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覃晓航;关于壮语量词的词头化[J];民族语文;2005年03期
8 唐国富;壮文的实用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韦以强;关于壮语文使用和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李旭练;都安壮语趋向动词?o:k~7的介词化过程[J];民族语文;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锦芳;何彦诚;梁敢;杨琴芳;;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Twila Tardif;傅小兰;;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差异:中美成人描述图象时动词名词使用量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张元生;;方块壮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4 梁鲁晋;;英语委婉语的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元生;;壮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方块壮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韦定仍;;古代句町社会浅探[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吕嵩崧;;对“句町”及与之相关的西林地名的考释——兼谈广西西林曾为句町国政治中心[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陈为蓬;;自然语言应用的容错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郭龙生;;把握言语规律,搞好媒体语言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任荣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利用壮语方言审理民商事案件的设想[N];广西法治日报;2011年
2 彭泽润;装腔作势的畸形(gobbledigook)语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记者 覃海明 通讯员 黄如猛;我区推广使用壮语文工作有创新[N];广西日报;2003年
4 韦淑珍;壮语信息处理系统亟待开发[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牛锐;保护语言多样性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新华社记者 李永升 贾奋勇 于长洪;壮语英魂励后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杜春明;营销中的法宝——语言和微笑[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1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半处于消亡边缘[N];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曹凯;壮语方言体标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韦茂繁;下坳壮语参考语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美新;大新壮语形容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齐旺;台语北部方言核心词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梁敢;壮语体貌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余珍有;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琳;在京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刘斯南;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鹂;我国中小型企业英语语言使用调查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徐萍;征婚启事二十年语言嬗变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闲;澳门土生葡人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D];暨南大学;2007年
7 袁善来;广西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影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8 郭庆;四川来京务工经商人员语言态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刘艳;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兰雪香;柳城县六塘壮语代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8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7465.html